代际差别与个性制约(5)
2014-12-23 01:45
导读:Stanley Hoffmann, “An American Soci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James Der Derian(ed.), International Theory, Crit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15. 见《交流
Stanley Hoffmann, “An American Social Scienc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James Der Derian(ed.), International Theory, Crit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15.
见《交流》杂志1998年第1-2期,第63页。
见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10页。
徐京利:《另起炉灶――崛起巨人的外交方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90页,269页。
《外交学概论》,第327-329页。
比亚勒:《苏联的稳定和变迁》,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52页。
同上书,第47-58页。
伯特森:《戈尔巴乔夫传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版,尤其是第1章“一个新型的苏联领导人”和最后一章“把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分别见第1-14页和第119-137页。
比如,可见《苏联的稳定和变迁》中有关“一代骨干”的若干重要结论,出处同前,第46-49页。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1版,第13-14页。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