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培育基层民主精神的课堂(1)

2015-01-13 01:13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培育基层民主精神的课堂(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我国基层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和村民自治,其主要作用
内容摘要:我国基层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和村民自治,其主要作用不在于它能直接推动县和乡镇的民主化改革,而在于它逐步教会了乡镇干部如何用民主和公正的态度对待农村的民主选举,教会了村民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教会了在选举中当面临利益冲突时如何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教会了村民如何在选举后行使对村干部的监督,教会了在选举中如何处理党政关系,等等。一句话,村委会的选举是一个民主教育的大课堂,每一个干部和村民都会在这个课堂里经受民主精神的熏陶和训练,形成选举的文化,从而逐步养成民主的习惯。这才是我国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的希望所在。本文通过案例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基层乡镇党政在这一次村委会改选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民主意识。他们参与并不干预,监督并不越权。他们既是上级的领导部门,同时也是来自外部的监督力量。这种对于自己位置和作用的准确把握证明,我国乡镇级地方党政在处理与村级自治组织的关系上逐步成熟了。村民在选举中学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但是,通过程序公正来实现实体公正,通过程序民主来实现实体民主,达到多数原则、程序公正原则和保护少数原则的统一,仍旧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任务。后选举时期的民主治理,仍旧是一个需要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之间关系,从长期来看,还是要靠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将村级选举的民主形式与党内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治本之策。处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之间关系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长期来看,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将村级选举的民主形式与党内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治本之策。   从2005年3月6日至12日,4月9日至15日,笔者两次赴河南省新密市关口镇考查那里5个村的第五届村委会改选工作。所见所闻,感触良多。关口镇是笔者长期跟踪调查的案例镇,从1993年以来,我见证了它的变化和进步,也感触到它在体制转型和经济转轨中的阵痛。可以说,存在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行政机构中的矛盾和困境,都以浓缩的形式,存在于基层的乡镇党政甚至村一级组织的体制之中。  近些年来,在我国理论界,关于村委会选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产生了一些争论。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的选举,已经产生了“选举的疲劳”,经过15年多的实践之后,它并没有在推进乡镇党政以及更上一级政府的民主化方面,产生明显的作用。事实上,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高层决策者的决心,要想实质性地推动我国民主选举向上发展,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他们认为,我国农村的村委会选举在改善我国民主政治的整体格局方面,作用十分有限。这次笔者到关口镇考查村委会改选,也是带着这个问题去的。  在两个星期的考查中,笔者感到,我国基层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和村民自治,其主要作用并不在于它能直接推动县乡镇党政机构的民主化改革,而在于它逐步教会了乡镇干部如何用民主和公正的态度对待农村的民主选举,教会了村民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教会了在选举中当面临利益冲突时如何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教会了村民如何在选举后行使对村干部的监督,教会了在选举中如何处理党政关系,等等。一句话,村委会的选举是一个民主教育的大课堂,每一个干部和村民都会在这个课堂里经受民主精神的熏陶和训练,形成选举的文化,从而逐步养成民主的习惯。这才是我国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的希望所在。  在我考查的关口镇5个行政村的第五届村委会干部改选中,由于各村面临的情况不同,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选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动画面。这些特点可归纳为:  如果从党支部书记的强弱来看,可分为强支部书记型和弱支部书记型。  如果从竞争激烈程度来看,可分为强竞争型和弱竞争型。  如果从遵守选举程序来看,可分为严格选举程序型和选举程序虚设型。  如果从选举成本来看,可分为支出较多型和成本较低型。  如果从候选人争取选票来看,则可分为有较多花费型和花费很少型。  我把所观察的这5个村的选举情况,概括为4种不同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大磨岭村。支部书记掌控全村事务的能力较弱,选举竞争很激烈,监督力度强,选举程序规范,拉票有不少花费,选举成本一般。  大磨岭村的党支部书记是1年多前在前任支部书记因计划生育工作不力被撤换后上任的。1年多来,由于村级财力严重匮乏,他的工作业绩平平,所以威信也一般。在2005年的村委会改选中,尽管河南省主张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但是他鉴于自己的条件,还是放弃了竞选村主任的机会。  4月12日,是关口镇大磨岭村的最后选举日。由于每一个职位都有至少2~3个志在必得的候选人,所以这一届村委会改选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一天,全村1068名选民中,有500多名选民到了设在村部的惟一的选举会场。这在该村有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情况下,是多年来少有的参加人数最多的村民大会。经过海选式的预选,得票超过半数且占据前两名的正式候选人已经产生,他们是:  村主任候选人:侯明奎,李书芬;  副主任候选人:李海池,周铁林;  委员候选人:许爱花,陈中芬。  河南省农业税在2005年全部取消后,为了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行政村的村委会干部就减少到3人,包括1名妇女干部,并鼓励村党支部书记竞选村委会主任,当“一肩挑”干部。但是,在正式候选人中,上一届村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只有3人进入了候选人名单,其中侯明奎是上一届的村委会委员,周铁林是上一届的村主任,许爱花是上一届的村妇女主任。这样,至少在候选人中,原村委会的5人中,已经有2人在候选人提名中就被选民淘汰了。  与侯明奎一起竞争村主任位置的是李书芬。他是长期在外经商的生意人,主要业务是在郑州市从事二手车的交易,有自己的公司。看到自己的家乡长期比较落后,他有意回来为村民做一些事情。其实,侯明奎虽然是上一届村委会的委员,年纪也比较轻,但他的优势也在办企业方面。他的亲戚大都在外工作,有较强的社会关系,30多岁的他就为邻村引进了一个企业。之所以没有为自己的家乡做成这件事,他的解释是因为他还没有主政村里,别人也还信不过他。在交谈中我们感到,他们共同对上一届村委会的工作不满意,认为这些干部在村里为政3年,村里一个企业也没有,路也破烂不堪,村民们失业很严重,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改变这一面貌。  周铁林是原来的村主任,一个老复员军人。由于自己在村里工作成绩一般,他已经在预选中失去了连任村主任的资格,成为副主任的候选人。但是,与他竞选的另一名候选人显然优势明显。李海池不仅比周铁林年轻了十多岁,而且他作为村里的电工,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也不一般。李海池告诉我,自己一定会在竞选中战胜周铁林,因为村民们更信得过自己。  4月11日选举前一天的晚上,村选举委员会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会议参加人员有17人,除了村选举委员会的委员之外,所有的候选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从晚上8点一直开到近11点,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保证明天的选举正常地进行。我作为观察者全程参加了这次会议。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向新密市民政局举报这次参加选举的主任和副主任候选人中有人因为计划生育问题不能当候选人,村党支部书记在查阅了有关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罚款记录后,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不存在,有人举报说明是有人在选举中故意制造混乱,想把自己的竞争对手打下去。还有人向我们反映为了拉票,有人已经在背后进行了大量的地下活动。由于这样的背景,当晚的会议火药味很浓。竞争双方都提出了不少明天正式选举可能出现的作弊现象,如一人投多次票、雇人来投票、花钱买票等等。会议最后形成的结论一是要加强监督,二是请求关口镇党委政府在正式选举日派大量的干部来监督选举,保证选举程序的公正。我的参加多少也给村党支部书记壮了胆,因为我是北京中央编译局的研究员,在村干部眼里,我是中央来的干部,是来考查选举和监督选举的。与我一起在大磨岭村参加会议的还有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州立学院的政治学教授赖坚立先生,他的在场也使会议显得更正规了一些。  显然,关口镇对于大磨岭村的选举形势有更多的担心,镇干部们特别不愿意出现由于选举的不公正导致村民的大量上访,影响的政治稳定。这是当地考核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4月12日一早,关口镇党委政府的几乎所有主要领导都出现在了大磨岭村的选举现场,加上其他镇干部,那一天到大磨岭村监督选举的镇干部达到了20多人,占关口镇全体干部总数的2/3以上,镇派出所的警察也做好了准备,以防止出现破坏选举的现象发生。这种架势使大磨岭村党支部书记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局面是控制住了。  选举前召开的选举委员会会议,徐战锋副镇长再次强调了按照程序进行选举的重要性,并将由与这次选举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镇干部担任监督选举的主体,以保证选举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正式投票前的竞选演说,把选举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村党支部书记用录音机将所有候选人的发言都记录在案。他告诉我,选举后每半年就要把这些演讲重新在村里播放一下,以检查这些人在演说中许诺的事情办了没有。如果1年多还没有践诺,那么村民就要罢免村干部。在6个人的竞选演说中,最精彩的是侯明奎、李书芬和周铁林的演说。侯明奎长期生活在村里,又是上一届的村委会委员。他在演讲中许诺的为村民办的实事,条条件件都很具体,并列举了自己过去办过的事情来说明他不是在放虚言。他的发言博得了村民的一片掌声。李书芬的演讲也很精彩,并承诺为村民办的一件件实事。但是他毕竟长期在外经商,很多年轻的选民不认识他,他也没有办法把要办的事情说的很实在。周铁林作为上一届的村主任,他的发言更多地是一种告别演说,为自己主政时期做的不好的地方向村民们道歉。听着周铁林的发言,我在想,就大磨岭村来说,一个时代过去了,村民们在选择自己的未来。  为了防止作弊现象,选举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设立了5个秘密划票间,每个秘密划票间有2名镇干部和1名村民小组干部进行监督,11个村民小组分别按照选民人数多少,被分派到不同的秘密划票间去投票。[i]进去1个选民,负责监督的人员就要在相应的选民花名册上找到此人的名字,然后由村民小组干部辨认是不是本组的选民,发给选票后,将此人的名字从选民花名册上钩掉。如果他需要委托投票,必须说出委托人的姓名、委托理由、以及和被委托人的关系。发给委托选票后,委托人的名字也要被钩掉。每个选民只能按照规定最多投2张委托票。选民拿到选票后,在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选票的填写,并投入票箱。只有在前1人完成投票走出秘密划票间后,第2个人才能进入秘密划票间领取选票。这个程序是严格的,所以投票过程进行了很长时间。这也是我考查村委会选举第一次亲眼看到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程序执行得是那么好。  在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投票后,计票工作在全体选民的监督下公开进行。计票人员有12人,其中6人是村选举委员会的委员,另外6人是关口镇的干部。在把主任、副主任、委员不同颜色的选票进行分类之后,清点具体得票多少的工作在大磨岭村选举会场中间,当着全体选民的面进行了两次清点。他们并没有像别的地方把各个候选人的得票一笔一划地写在黑板上,但这样的做法已经足以保证清点选票是公开、透明的。  整个选举,大磨岭村共发出选票965张,得票情况如下:  村主任:侯明奎641,李书芬317,其中有效票958,弃权4,废票3;  副主任:李海池581,周铁林371,其中有效票952,弃权2,废票10;  村委员:许爱花846,陈中芬110,其中有效票956,弃权3,废票6;[ii]  选举结果是明确的,镇干部当场向当选者颁发了当选证书。侯明奎代表当选的新一届大磨岭村委会向全体村民表态,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要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整个选举进行了5个多小时,最后选民们高高兴兴地每人拿着一袋价值1块多钱的选举纪念品洗衣粉回了家。  大磨岭村的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虽然竞争很激烈,但选举非常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监督力度强,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办事是选举成功的关键。选举前,村选举委员会在关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将影响选举的不利因素一一化解(如有人告状、有人拉票)。选举中,关口镇的干部充当了监督选举的主要角色,由于他们与大磨岭村选举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并掌握着基层政权的权力,所以他们有足够的权威和选民的认同感来行使对选举过程的监督。多年的基层民主选举实践和从上而下的村委会选举程序的教育,也使得镇干部们在掌握选举程序方面得心应手。保持政治局面的稳定则使得他们有动力去努力完成这个任务。在这里,镇干部们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从而成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力量。有一个细节能充分说明关口镇干部对于自己角色的准确把握水平。选举结束后,按照惯例,当选者会邀请所有为选举服务的人员吃一次饭。但是,关口镇的干部在徐战锋副镇长的带领下,婉拒了侯明奎的邀请。全体镇干部在选举结束后立即乘车返回了镇里,参加宴请的只有村里为这次选举服务的人员。  张门村。村支部书记能力强,虽然选举竞争较为激烈,但是他基本上控制了村委会改选,保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高景箱是关口镇张门村的党支部书记,55岁,已经在张门村担任了30多年的村干部,当支部书记也有近20年了。他有自己的企业,还与儿子一起跑运输,在村里是殷实家庭。可以说,张门村的干部都是他培养出来的,他也在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2002年的上一届村委会改选,村民们没有投票给镇里认可的候选人,而是用另选他人的办法选出了杨禄作为张门村的村主任。3年过去了,杨禄由于种种原因(如说他私心重,修路时财务不公开,有吃回扣的嫌疑;竞选时许下的承诺没有都兑现;过年村里唱戏时把别人出的钱说成是自己掏的钱,等等),在村里的威信直线下降,那么,2005年的村委会选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  长期在张门村担任干部工作的高景箱把张门村看成是一个大家庭,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不希望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把村里搞得矛盾重重,互相争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协调工作,使村里平稳度过这次选举。  2005年4月4日,张门村进行了候选人的选举,村主任和副主任选举的结果如下:  村主任候选人:高景箱503票,杨禄85票,高合章17票;  副主任候选人:高合章332票,范明慧220票,杨禄43票,杨复兴5票。  如果按照这个预选结果确定正式候选人,原村主任杨禄就很可能要落选,因为他已经无法与高景箱竞争村主任,也当不上副主任的正式候选人(正式候选人只取前2名)。但是,杨姓家族在张门村是一个大姓,杨禄也有较强的社会关系,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为了张门村的政治稳定,高景箱认为一定要想办法使杨禄再次当选为村干部。  接下来的事情真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先是杨禄宣布退出村主任的竞选,然后是在副主任候选人选举中得票处于前两位的高合章、范明慧也宣布退出副主任的竞选。这样,处于副主任候选人第3位的杨禄就自然上升为副主任的第一候选人,从而形成了村主任第一候选人是高景箱,副主任第一候选人是杨禄的新局面。  在调查中,我感到,杨禄退出村主任竞选可以理解,因为他在候选人选举中与处在第一位的高景箱相差400多票,要想在正式选举中当选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处在副主任候选人前两位的高合章、范明慧也要退出副主任的选举就不可理解了,因为他们比处在第三位的杨禄多出了200多票,他们这样做就不怕得罪选民吗?  高合章和范明慧都是村党支部委员,范明慧还是支部副书记,高合章也在村里担任会计主任。他们的退出既是高景箱做工作的结果,也是他们顾全大局的自愿行为。目前,村委会的干部只有3人,但还可以有另外2人担任党支部的工作。高合章和范明慧虽然退出了村委会的选举,但他们还是党支部的成员,仍旧是张门村的干部,也同样可以享受村干部的物质待遇。以高景箱在张门村民中的威信和这次选举中他的高得票率,他的这种安排显然也得到了多数村民的认可。最后的选举结果证明了这一点。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新世纪中国政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