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研究(1)(2)
2015-01-13 01:13
导读:二、当前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二,忽视政策宣传,导致政策对象的消极参与。公共政策总要表现为对一部分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利益进行
二、当前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二,忽视政策宣传,导致政策对象的消极参与。公共政策总要表现为对一部分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利益进行分配或调整,表现为对一部分个人、群体或组织行为的指导、制约或改变。这些个体、群体或组织就是公共政策的对象。政策的执行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对象的态度。如果政策对象对政策有足够的了解,并认同政策,那么政策的执行就会得到公民的支持,取得预期的效果。反之,该项政策执行的难度就会增加,风险就会增大,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例如,加强社区建设、安排下岗职工再
就业是中央的一项重要政策。广州市黄埔区转制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所在社区的居民进行再就业,可是居民对此却反应冷谈,对该项政策的执行漠不关心,此项工作在一开始就受到了冷遇。原因就在于政府对该项政策宣传不够,居民对该项政策的认知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该项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二,注重本位利益,影响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地方政府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地方上的载体,是国家方针政策在地方上的执行者。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公正。例如广东省的一些地市政府在执行中央或上级政府的相关政策、指示时,往往把执行政策的重心放在地方行政中心所属的区域,而忽视下面所属的乡镇。乡镇部门在执行上级相关政策、指示时往往也是这样,重点关注经济发展较好、政策收益较大的地区,而对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状况落后的贫困地区有时是不理不问。 第三,喜欢相互攀比,政策执行存在盲目的仿效性。虽然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执行中央或上级政府的命令和政策,但这种执行应该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来执行的。可是我们在现实中却常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时要么不动,要么蜂拥而上,执行政策存在严重的效仿性。例如,广东省政府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决定在“十五”期间建设10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所省一级重点高中,简称“1512”工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规模,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水平。这本来是一项好政策,但问题是号角吹,四方响应,盲目跟风,随后引起各地争建教育城的风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四,法制意识不强,政策执行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地方政府职能的双重性要求它不但要维护国家利益,也要维护所辖区域的地方利益。也正是由于这样,它在执行政策时常常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而忽视法律的规定,做出一些明显不合乎法律的规定和行动。例如,在广东省信宜市高中教育改革政策的执行中就曾出现过这种奇怪的现象。2005年秋季,由于学校师资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成绩优秀的中考学生不愿意到市教育局分配的学校就读,而自主选择到对他们有优惠政策的乡镇高中就读,从而导致某些学校生源流失。鉴于这一情况,市有关部门却背离中央的教育公平政策,突发命令,要求这些乡镇高中不得继续以优惠政策招收优秀中考学生。然而,在考生及其家长和乡镇高中的联合反对之下,几天过后,该项政策又不了了之。显然,该项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均缺乏应有的严肃性。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刘雪明 杨芳 蓝巧
邓小平领导工作的方法论原则及其价值取向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