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3)
2015-02-14 01:06
导读:三、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侧重点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制约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财政拮据使有些落后地区领导认为开展电子政
三、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侧重点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制约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财政拮据使有些落后地区领导认为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件奢侈行为,他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电子政务带来的好处,反过来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落后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着手,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的收入。因此,落后地区电子政务建设可以从劳务输出、开发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招商引资等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方面入手。
1、劳务输出。
由于这些地区往往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带动落后地区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前农民工流向、求职都是靠自己或亲戚朋友的帮助,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因此,落后地区的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这方面的电子政务建设。例如,可以为农民工建立专门打工档案数据库,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诚信记录、不良记录等,便于雇主雇佣合适的人选,也可以为地方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通过劳务信息网等形式为农民工和雇主单位提供劳务信息,针对农民工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各得其所;可以建立农民工救助信息中心,发布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或个人名单,发布工作环境恶劣的雇主单位名单,发布劳务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信息,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对有一些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口大省意义重大。
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劳务输出网站,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长期通过劳务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中国西部劳务信息网”,链接了国内63个大型人才网站和55个中国驻外机构,使劳务开发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为了构筑劳动力输出平台,实现劳务输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河北省承德县组建了劳动力
就业服务局,在25个乡镇建立了
劳动保障事务站,部分村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动力市场网络。县劳动力市场还配备了计算机及配套设备,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强化网络建设,加快信息发布速度。他们还充分利用乡村两级劳动力市场,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摸清了全县劳动力底数,掌握了劳动力外出意向,并将京津等地的用工信息,及时利用县电视台、劳动力市场显示屏和乡村劳动保障事务站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农民确定合作意向,组织劳务输出。郑州市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也建立了“郑州劳务输出网”,此外沈阳等地也建立了劳务输出信息网。【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开发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信息不畅是阻碍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农村地区出现农产品卖不出去问题,这一方面使农民收入增加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国家粮食、农副产品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中农村市场信息不畅是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必须建立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引入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实时发布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智能分析与配置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农产品交易智能联络系统、农产品电子议价系统等。
3、提高农民农业技能
农民缺乏有关农业知识,没有掌握种植、
养殖和加工等专项技术等也是阻碍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地区还是依靠祖辈流传下来的农业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的,许多现代农业知识,如农业
生物工程等,还没有很好地应用到农村实际农业生产中。这样低效的生产方式使中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对于推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进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