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边远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1)(3)
2015-04-25 01:10
导读:(六)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 1.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 社会保障 体系还没有建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重庆边远山区农村大多数病人、老人都是死在
(六)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
1.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
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重庆边远山区农村大多数病人、老人都是死在家里的,大多数孕妇都是在家里采用土办法生小孩的。这种严重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山区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些地方的执行难度非常大。
2.以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大多数边远山区农村还处于“靠天吃饭”状态。重庆边远山区农村的饮用水大多还是用井水,在天旱时就要到处找水吃,更不要说农田灌溉了。有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有的虽然通了公路,但是公路质量相当差,只能过拖拉机,小车是根本无法通过的;有的行政村电力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电力供应时断时续。
(七)农民孩子教育问题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质量较差。一方面,有些小学只有4、5个教师,而且这些教师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身份是代课性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使得很多县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走不上中
小学教育岗位,而外出打工、自谋生路。
2.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求。有些小学校舍破败,教室地面凹凸不平,桌子板凳摇摇欲坠,更不要提电脑、投影仪等先进设备了。有的乡镇为了节约教育成本,集中教育资源,全镇只设立一个所谓的中心校,要求全镇的小孩都到中心校读书。而一个镇的面积少说也有几十平方公里,有些离镇中心远的小孩不得不早晨6、7点钟就出发,步行几十里路去上学,下午7、8点钟又走路回家。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陈其安 肖映红 陈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
新农村建设路上的扶贫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