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研究((3)

2015-05-07 01:02
导读: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处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这一精辟论

  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处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这一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消除了市场经济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幽灵的心理负担,为大胆、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作了基本总结。概括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入了党章的总纲。党的十四大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产生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成熟和适应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有了新发展。1997年10月12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开幕,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这一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局面,以巨大的政治胆略和理论勇气,进行了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总结建国30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而杀出了一条“血路”,实行改革开放,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这个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完善。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1997年中共十五大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世纪之交升华和发展
  中共十五大之后,国内外、党内外非常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如何抓住机遇,化解风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些问题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嘱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坚持不懈并卓有成效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巨大的理论勇气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表明了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创新也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伴随着200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六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载入党章。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党的思想建设理论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创新,主要理论贡献有:“三讲”教育思想,“以德治国”方针的提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表明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把党的思想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四)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发展中深化与提高
上一篇:对中国转型的政治约束条件的经济学分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