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对国家政权的依附性(2)
2015-05-18 02:07
导读:1993年12月5日,叶利钦颁布了俄罗斯上第一个鼓励创建金融工业集团的2096号总统令。与总统令同时出台的还有《关于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建立程序》的临时条
1993年12月5日,叶利钦颁布了俄罗斯上第一个鼓励创建金融工业集团的2096号总统令。与总统令同时出台的还有《关于金融工业集团及其建立程序》的临时条例。正是依据这个条例,开始了建立金融工业集团,一般认为,1993年俄罗斯建立了符合这个总统令和条理规定的第一个金融工业集团。
为了扶持金融工业集团,俄罗斯政府以政令开路,为其提供种种政策优惠。在早期出台的政策中,国有资产委托管理制度是最重要的一项优惠政策。该项政策规定:国家可将金融工业集团组成中的国有股转交给金融工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进行商业管理或委托管理。这是一条金融工业集团有效扩大自身资本的重要途径。金融工业集团利用国有资产进行生产和商业运作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995年1月16 日,俄罗斯政府又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立金融工业集团的纲要》。接着,1995年11月30 日,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金融工业集团法》,进一步放宽和简化金融工业集团建立的程序和条件,特别是取消了对加入金融工业集团企业国有股比例的限制。金融工业集团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一些赫赫有名的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如:天然气工业总公司、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俄罗斯电信投资公司、鲁克石油集团公司、尤克斯石油集团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石油产品运输集团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诺利里镍金属股份集团等都加入到了金融工业集团的行列。金融工业集团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随后,1996年4月1日,叶利钦发布了《关于鼓励金融工业集团建立和活动的措施》的第443号总统令。1997年俄政府又通过了《关于对金融工业集团法的修改和补充》的规定。不断加大对金融工业集团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刺激金融工业集团发展的办法。俄政府在税收、投资、资金等方面都对金融工业集团给予优惠。国家为金融工业集团实施的项目提供投资贷款和其他财政援助,还为其发行的有价证券提供担保。
在政府扶持金融工业集团的各项举措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权委托银行制度。即由国家指定金融工业集团的私人或股份制银行充当国库角色和履行中央银行的某些职能。全权委托银行可利用预算资金进行经营性甚至投机性业务。同时,全权委托银行也类似国家机构,政府将支配预算的职能也交给了委托银行。
有了国家财政的注入,金融工业集团在市场操作上几乎没有风险,而且,利用国家资金生财,获取了丰厚的利润。据资料显示,俄全权委托银行进行市场炒作所用的资金90%时无偿来自预算。1996年受财政部委托发放的预算贷款折合50亿美元,而金融工业集团的全权委托银行还经常以高出中央银行利率一倍以上的利率放贷。[1]许多金融工业集团在代理国家银行的职能与业务中,迅速实现了资本扩张。例如:截止1997年1月1日,曾为第一副总理的波塔宁领导的私人银行——奥涅克西姆银行中的国家预算资金总额甚至超过国有的俄罗斯储蓄银行的一倍,该行经营国债一年,就获利10亿美元。仅1996年一年时间,该行经营的国际海关委员会的资金就达46万亿卢布。[2]利用国有资金扩张自有资金,成立只有两年的奥涅克西姆银行很快就一跃而成为俄罗斯第三大银行。
金融工业集团的绝大部分金融资本是在为国家项目服务、履行国家委托等有利可图的业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权及政策的扶持是金融工业集团赖以发展的土壤。由于政策的大幅倾斜和政权的精心培育,金融工业集团只在短暂的几年之内就迅速发展起来。1993年只有1个金融工业集团;1994年增加到7个;1995年底发展到27 个,吸纳了446个企业和组织;1996年达到45 个,包括600多家企业和组织;1997年金融工业集团数目已超过60家,参加的企业达1000余家,金融信贷机构90 多个。[3]仅在1995年至1996年一年的时间内,金融工业集团的生产规模就从26万亿卢布增长至100万亿卢布,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从2.5%猛增至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