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2)

2015-07-04 01:27
导读:(三)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从诞生之时起就必须在与社会相互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不断改进人的生产劳动

  (三)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从诞生之时起就必须在与社会相互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不断改进人的生产劳动方式,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及人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标志,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以人为本在现实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全面发展的人来构建,而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首先,人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 人是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作用于社会的社会行为, 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反之, 社会的发展又积极地带动和促进了人的发展, 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 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会极大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最终诉求是一个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

  (一) 和谐社会提议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政治条件

  和谐社会提倡的民主法治,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从制度上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得到各种权益的平等的分配,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和谐社会应保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大环境,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和劳动潜能,使有能力、有潜能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满足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 和谐的社会氛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信有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安定有序”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在诚信友爱的基础上,安定有序的社会保障下,倡导宽容、诚信的社会道德;在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就是基于自然在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之上的。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为人类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创造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优美环境,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台独十年史话与展望—为陈水扁上台而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