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福利国家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1)(2)

2015-07-28 01:08
导读:表11980年西欧各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单位:% 投保人雇主国家其他 英国 法国 德国 瑞典 意大利15.8 20.9 34 1.0 10.826.5 53.4 34.2 45.9 54.854.8 24.1 28.9 45.3 31.92.9 1

表11980年西欧各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单位:%
投保人雇主国家其他
英国
法国
德国
瑞典
意大利15.8
20.9
34
1.0
10.826.5
53.4
34.2
45.9
54.854.8
24.1
28.9
45.3
31.92.9
1.6
2.9
7.8
2.5

资料来源:ILD,“TheCostofSocialSecurity”,1985,p101.

随着社会福利的过度投入,“福利泛滥”导致了“福利替代劳动”现象,公众宁愿选择失业享受福利待遇,也不愿意舍弃福利待遇选择就业。最终导致了英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

1979年撒切尔上台执政,撒切尔政府崇尚新自由主义,通过削减公共开支的途径改革社会福利制度,试图用“选择性原则”来替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普遍性原则”,让社会福利真正具有帮助穷人的作用,而不是平均分配。

1998年9月,布莱尔推行“第三条道路”的精神,在《我们国家的新动力:新的社会契约》的绿皮书中,工党政府认为新福利制度的原则之一就是: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发放福利津贴转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使现代福利制度灵活、高效、便民。这标志着英国福利社会的彻底变革。在福利供给上,由五六十年代的政府强制性的单方供给转变为二十世纪末的政府和社会灵活性的多方供给。在新的福利格局下,政府凸现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政府形态的必然抉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国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福利产品供给的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二、中西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形成背景

西方和我国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历史路径不同。陈振明认为,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行政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出现了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5]公共行政从1887年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以效率为最高标准。那么,这一阶段的政府是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呢?笔者认为,既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过程围绕着行政效率构建和运行,政府就不是公共服务类型的。公共服务是公共和服务的结合,政府的服务必须具有公共性,而不是偏向某一特殊群体。而政府又必须是“有效率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试图回答如下的两个问题之一:(1)我们如何在可供利用资源的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效率),或者(2)我们如何少花钱而保持特定的服务水平(经济)?效率与公共性难以两全,这就很难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所以公共性质的服务是不可能的,这一时期的政府服务具有非公共性。1971年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的《通向新公共行政学》标志着新公共行政学时期的到来。新公共行政以社会公平为核心考察政府服务行为。社会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性的代名词,所以西方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的。80年代中后期为公共管理阶段。在公共管理时期,政府服务的方式有所改变,具体表现为: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宁要小规模机构而不要大规模机构;宁要劳务承包而不要通过没有终结的职业承包而直接劳动;宁要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元结构(宁可出现各种提供者的竞争,并存在使用者对供给者运用控制手段,如美国选举产生的校董事会制度),而不要单一的无所不包的供给方式结构;宁可向使用者收费(或至少是指定了用途的税收),而不把普通税金作为资助不具有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基础;宁要私人企业或独立企业而不是官僚体制作为提供服务工具。但是政府服务的性质没有改变,即仍是公共性的。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我国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物。SARS危机过后,我国政府逐渐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迟福林认为,SARS之后,最具实质性的行动步骤是政府改革,即加快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SARS危机直接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建设的严重缺陷:一是多年来公共卫生和支出在国家预算中的比例很小,并且逐年减少,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落后的。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1000—2000美元)的公共健康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26%,而我国仅为0.62%,相差整1倍。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会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评价中,我国排在第188位。二是城市医疗保险的社会覆盖面不大,最近几年还有下降的趋势。1993年有27%的城市人口未参加医疗保险,1998年上升到44%。三是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问题十分突出,并且落后于改革开放以前的六十、七十年代。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人口从70年代末的85%急剧下降到90年代的10%左右。①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建立基于公共福利制度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迫在眉睫。
上一篇: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