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新面孔
2015-08-09 01:09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资本主义的新面孔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资本主义的新面孔
资本主义的新面孔
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经济以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整体经济经历了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有螺旋式的经济增长,也有过被吹捧为完全成熟的“经济兴隆”式的长期扩张,但是持续数十年的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却是不争的事实。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它有助于理解过去三十年中经济持续重建的过程,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欠发达国家迅速恶化的经济形势,以及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中周期性的低迷时期。
增长的减速
为了解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增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图1显示了战后至今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变化。图的纵坐标表示变化率。与通常的算术坐标轴不同,它是一条半对数坐标轴。因此,从2000年3000代表50%的增长,而从3000到4000代表33.3%的增长。在图表中,直线表示从1950年到1970年有着相同的增长率(忽略掉细微的波动不计)。有一些个别的年份在代表总趋势的直线上下波动,但是对于前二十年中商品和服务的平均增长率来说,存在着很好的一致性。而从1980年到2000年间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同1950-1970年的直线增长趋势存在不断增大的偏移。如果1950-1970的经济增长趋势不打折扣的持续增长下去的话,那么2000年的经济将会比现在的实际情况高20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增长的变缓。
图中显著的减缓趋势是同一次技术的主要飞跃(所谓的新经济)和不断扩大的全球化(意味着对第三世界的更大的剥削)相伴随而发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它们对办公作业、财务管理等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不能提供资本主义所需要的主要刺激来维持它的高增长率。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赶不上统治着几乎整个20世纪经济史的、以汽车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对经济长期的推动和刺激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尽管趋势在变缓,但是核心的资本主义国家仍从近几十年的全球化的趋势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可以从下表中得到说明:
附图
a表中的数值代表相应国家在相应的年限中人均年收入的中间值。中间值的意义就是半数国家在该平均增长率以上,而半数在其之下。
b欧洲发达的工业经济国家,加上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c此处泛指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东欧及中亚的非共产主义国家。
数据来源:罗伯特·韦德(Robert.H.Wade),“全球化使世界收入分配更平等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展研究所)。原始来源:威廉·伊斯特(WilliamEasterly),“逝去的十年: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停滞(1980-1998)”,世界银行打印稿,2000年1月http://www.worldbank.org/research/growth/padate.htm
这个表格突出了三点:(1)1980年后增长率的下滑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中是典型的现象。(2)经济快速增长的富裕国家对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为脱离殖民统治的贫困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另外,贷款的流动以及刺激最初经济增长的原始投资也起到了作用。(3)然而,不平等的交换条件和低度发展始终伴随着贫困国家。它们当中的许多国家不得不采纳北方强加的战略:由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寻求廉价的劳动力并由寻求新的贷款市场的外资银行资助)推动的制造业输出的增长。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盈余被富裕国家掠取为利润和债务偿还。令人不快的贸易条件、对相同市场的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中心国家经济的滑坡,都导致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增长率出现了决定性的下滑。很多贫困的国家甚至经历了负增长。
第三世界国家(除极少数外)因此承受着二十年经济增长率的严重下滑,很多国家滑落到零增长以下。现在,伴随着新一阶段的全球经济下滑,它们的情况由严重变成了危机,深陷经济危机和历史上最大的外债拖欠中的阿根廷就是一个见证。2000年,在《萧条经济的复苏》一书中,自由派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指出扰动金融和威胁不发达国家的潜在问题并没有一去不归,而且1995年发生在墨西哥和1997—1998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外债危机就像一部三步曲中的前两幕。2001-2002年围绕着阿根廷比索的灾难清晰地表明了第三幕的开始——但是这出戏的剩余部分将如何发展现在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