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邓小平小康视野下的公平思想(3)

2015-08-31 01:43
导读:邓小平一直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 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 。同

邓小平一直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 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 。同时, 他坚决反对搞特权, 反对腐败, 这是其政治公平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特权、腐败, 侵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与社会主义公平思想背道而驰。因此, 他高度重视社会上尤其是党内的特权、腐败现象, 并提出从思想和制度上加以解决的系统措施。

4、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检验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其具有普世性与广泛性,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小康社会应是整个社会更加协调, 综合力量日益显现的社会。年月, 邓小平南下江苏等地考察, 回京之后, 他以苏州为例, 描绘了达到小康目标的社会状况, 他说“ 第一, 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 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 住房问题解决了, 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 因为土地不足, 向空中发展, 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 就业问题解决了, 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 人不再外流了, 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 中小学教育普及了, 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 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 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附从邓小平同志所描绘的小康社会的概貌中, 可以发现, 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这些小康社会的特征与目标是以群体作为主体的, 也就是说, 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普遍地达到了这样的水平, 这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小康。社会公平, 贯穿于小康的目标体系之中。对此,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 比如在教育问题上, 他把“ 教育能够搞上去”作为我国经济在建国一百周年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根据, 把教育发展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即刀再比如邓小平不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 还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在小康社会里, “ 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 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脚。邓小平“ 两手抓”的方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关心。

结束语

中国小康社会已经按照邓小平的设计如期实现, 但是这个小康社会还是不全面的、不协调的、不完整的。邓小平晚年流露出来的对两极分化等问题的担心说明, 当时的社会公平状况与邓小平的预想有一定出入, 或者说至少出现了这种苗头。尽管如此, 就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 将公平与实现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的思路, 以及他对公平设计的内容本身而言, 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今天, 我们在反思现阶段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分配不公现象时, 理应更多地回到邓小平那里。认真地总结和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小康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思想, 对于我们解决转型时期社会分配领域的突出矛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上一篇: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