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毛泽东历史观的特征(1)(2)

2015-09-25 01:43
导读:3.从毛泽东提出的一些历史理论看,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原理。 (1)历史发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发展的, 人类社会存在

3.从毛泽东提出的一些历史理论看,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原理。
(1)历史发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发展的, 人类社会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新旧事物始终处于相互斗争之中,其最终结局,必然以新事物的胜利而告终。毛泽东则强调,“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指出:“任何事实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了一系列的曲折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11]如毛泽东具体论述了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转化,以及资本主义又是如何被社会主义这个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12]
  
(2)矛盾运动论。马克思主义认为, 历史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的运动,而且矛盾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是在矛盾中实现和通过矛盾实现的。毛泽东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13]。人类社会正是在矛盾斗争中得以不断发展的。毛泽东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他认为,在半殖民地的国家如中国,当受到帝国主义侵略时,“帝国主义和这种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而这种国家各阶级的一切矛盾(包括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在内)便都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一八四0年的鸦片战争,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战争,一九00 年的义和团战争和目前的中日战争,都有这种情况。”当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国家采取比较温和的压迫形式时,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代理人之间的矛盾,如中国的辛亥革命战争,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战争,1927年以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而当着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内反动派的存在的时候……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完全公开地站在一个极端,人民大众则站在另一极端,成为一个主要矛盾,而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发展状态。”[14]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规律制约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必然规律,而不是完全依照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地变动,毫无必然性可言。在这点上,毛泽东同样坚持了唯物史观的立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通过认识和运用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
关于规律(包括历史规律在内),毛泽东有着精辟的论述,在《实践论》中,他论述了人们取得成功与掌握规律性的关系,论述了如何认识规律的方法,论述了掌握规律性的目的。[15]毛泽东一生都在研究中国革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依照对规律的认识去从事革命实践活动,指导伟大的中国革命,并在一些方面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论断,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到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16]的规律,如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规律,关于中国革命战争(指土地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17],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战略战术的规律等。
4.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原理应用于历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借鉴历史文化遗产和吸取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
(1)古为今用。自“五四”以来,在我国历史科学战线上, 关于如何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存在着盲目崇古和对古代文化完全否定的两种错误倾向。针对这两种错误倾向,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18]。1960年12月毛泽东在对两个外国代表团的谈话中说:“所谓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与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文化,我们不能无批判地加以利用”[19]。这种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就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这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由于毛泽东善于批判利用封建主义文化,所以他善于古为今用,如他强调“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20]。
上一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的根源——柯亨《自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