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之比较研究(1)(3)
2015-12-01 01:09
导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这一主要矛盾出发,邓小平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丰富了毛泽东的“人民”标准: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
政治 意义,使“人民”的划分具有了双重政治标准,即除社会主义标准(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是赞成还是反对)外,还有爱国主义标准(对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赞成还是反对),从而建立起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第二,邓小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一切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人们都纳入到“人民”的范围中来,赋予了“人民”予更多经济的意义。他认为,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把握人民的内涵,不仅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还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进一步 分析 。新时期“人民”的划分除了政治的标准外,还有经济的标准——是否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标准紧紧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无论自觉或不自觉,主观认识到或只有客观效果,只要一个人对社会主义发挥肯定作用,有助于社会主义发展,他就是人民中的一分子。据此标准,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条件下的雇主阶层、香港、澳门的剥削阶级(尽管数量和存在范围都很小),也被纳入到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人民”的内容之中。同样,在处理党内持不同政见者的问题上,邓小平主张采取比较“温和的 方法 ”,以“同志”的态度正确认识和解决党内认识的分歧。这样,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大大丰富了毛泽东的人民标准,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族思想与实践
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影响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