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2016-03-04 01:03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却是一个充满艰辛的长期过程。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并胜利地领导了这两大革命;而且还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尝试,开了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
一、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认定中国的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自己,要走自己的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最重视的就是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早在20年代末,他提出马列主义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际中创造。1938年他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强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民主革命时期既有过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痛苦教训,也有过从实际出发,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中国革命就没有按照十月革命的模式去进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领导全党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曾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这无疑是对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在民主革命时期需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需要这个结合,以后还需要这个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民主革命一样,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寻找,自己来探索。在领导中国共产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又于1956年开始全面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1956年毛泽东在修改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中指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们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这一段话可以说是对毛泽东一贯坚持的中国特点论的总结,不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要求。
二、毛泽东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以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为契机
十月革命后,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一个贫穷落后的俄国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苏联,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受了考验,为拯救人类免遭法西斯蹂躏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历史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曾一度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这种事实对于世界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不能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富强的渴求,对于国家建设获得成功的期望,便成为学习苏联的动因,因为苏联也是基于落后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增长的国家。所以“走苏联所走过的道路”,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也就成为中国人民的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