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

2016-03-24 01:08
导读: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第十资革命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总结党和人民伟大初中经验和集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第十资革命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总结党和人民伟大初中经验和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这个领导集体的成员特别是其中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个理论的形成都做出了贡献。而做出了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的是邓小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推动邓小平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党的十五在一方面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又强调邓小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之所以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并不是偶然的,是同他长期人事革命实践 活动的经历和崇高品格分不开的,邓小平那样漫长曲折的“三落三起”传奇式的革命生涯,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那种好学深思的品格,练就了他无比深刻的敏锐的力;他那种坚强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熔铸了那伟大人独有的风范。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这是因为,这次标志着新时期伟大历史转折的开始,也标志着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因而,也反映了这个历史过程并指导这个历史过程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开始。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这个历史起点并不是突如其来的,1975年的全面整顿则是邓小平理论诞生前的直接酝酿。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着手进行全面整顿。他一再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大局,要求全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他以整顿为纲,通过抓好和方面的治理整顿,开始逐步纠正“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各种混乱和错误。他为生产力正名,要把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和真假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整顿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人根本上错误了,但可以说,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人总体上同当时居主导地位的“文化大革“的指导思想对立起来了。人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新指导思想就要诞生了。这为以后粉碎“四人帮“、否定“两个凡是“,为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做了一定准备。正如后来邓小平自己所说:其实,拨乱反正在所不惜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时的整顿也就是拨乱反正;说到改革,其实在所不惜974年到时候975年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改革是很得人心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粉碎“四人帮“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发展生产力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改革者重新发动了。因此,总的说来,尽管在所不惜975年邓小平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但这些思想都在酝酿和萌芽之中了。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理论利以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政四个阶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至1982年9月)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主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拉开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弃,并人原则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在会议前夕邓小平所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十五大把这篇讲话看着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毅然停止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和“以阶级斗争为纲 ” 等口号,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后不久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邓小平又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这两篇重要讲话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所阐述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新时期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开始具备雏形。在这之后我们党继续推进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和讲话,比较全面地阐发了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惊、关于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于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关于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观点。在拨乱反正基本完成的基本上,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人来不能利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利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的提出标志着这一理论开始形成。
上一篇:论台海两岸关系的实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