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

2016-04-03 01:05
导读:政治论文毕业论文,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根本任务和主要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在现时代展开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中国现代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而具有了历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命运始终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紧密相连,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刀阔斧地前行着,而指导这场轰轰烈烈现代化运动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被纳入到中国现代化语境之中就具有了不可避免性。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史已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不能囊括全部的中国现代化之过程,但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又确实占有了主导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现时代展示过程。鉴于此,笔者尝试着在中国现代化语境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问题。
  
  一、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抉择概述
  
  一般地说,中国的现代化发轫于19世纪中叶,此后就在长期的冲击与反应的强烈对比中逐步展开,进而形成了以中国如何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近现代史。但时至今日,人们仍对现代化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在众多的现代化概念中,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概念的指称最具有代表性:“如果把现代化作为整体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位置上来考察,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从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可以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采取适合自己的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内容,是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在现代国际体系的影响下,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加速社会发展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由此现代化的定义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当然就属于狭义的现代化过程了。但是中国的现代化又附带了广义现代化的部分特征——中国的现代化也内涵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因此,将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的两种界定结合当下现实来看,“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先导和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发展与变迁过程”。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来看,两种现代化的含义附和了两种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早发内生型”和“晚发外生型”。中国的现代化属于“晚发外生型”,是从19世纪中叶才开始被迫进入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在这其中,来自西方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因素。”对于后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不容选择,它只要求接受”。这实际上暗示了中国现代化展开的国际背景。 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注定要直面“复杂和残酷”。中国自从被迫进入到现代化的轨道以来,既存有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遭遇和困境,也有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沉重包袱。这就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语境。具体来说:第一,中国农村人口过剩和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所有中国问题的前提条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语境下,农民的土地问题成为了中国的中心问题。所以,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展开的。第二,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家尊严始终处于外来威胁之中,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处处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深重的耻辱。第三,政治衰败、国家分裂的乱世局面。“世界上凡是现代化进程成功的国家,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高效率政府。”也就是说,现代化是一个拥有高效率政府的独立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却不具备这种独立民族国家的条件。因此,中国现代化启动的背景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一开始就显示了中国特色:必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为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从而解决农民面临的土地问题。这就是早期先进中国人呐喊的“独立与富强”。而独立又是先决条件,没有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只能是一种幻想。主权危机决定了中国现代化首先必是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以期摆脱中华民族受欺凌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诉求,首先是对西方冲击的一种本能回应,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这一次次现代化的努力与尝试是这样,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也是一种回应的逻辑延续。”
上一篇:四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一场世界资本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