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4)
2016-04-04 01:02
导读:当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继承性,决不止上述几方面。但仅就上述几个方面来看,那种割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认为马
当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继承性,决不止上述几方面。但仅就上述几个方面来看,那种割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有说服力地阐明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继承性,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相继创立,正是马克思主义随 时代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性的表现形态。列宁关于一国可以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新结论,毛泽东关于 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保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个人当然作出了主要贡献,但它们同样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只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重视 总结 实践经验,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从而作出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也可以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自己一定的贡献。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特征和各国的实际结合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有关。紧密结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努力回答实践所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其勃勃的生机、强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这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世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