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参与机制对党内民主建设的价值考量(2)

2016-04-13 01:06
导读: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高度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党

  
  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高度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广大党员以主人翁姿态了解党内事务,参与党内事务,并对党内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列宁指出:“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的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1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加强党员对党内事务的了解和参与。”[12]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都应组织广大党员讨论,通过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

  只有充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使广大党员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党的工作,同样,也只有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各种事务,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现代民主国家,虽然公民权利得到了宪法的确认和保障,但这些法定权利不会自动实现。……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12]。同样,党章、《条例》等各项党规中的各项民主权利不会自动实现,只有通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党员有权参加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与其担任的党内职务和代表资格相应的会议。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和理论问题的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13]。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从目前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民主素养相对于推进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来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公众的参与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参与可以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可以培养公民的公共合作精神,可以增进公众的政治认可,可以使公民学会适应公共生活,提高参与技巧,积累参与经验,提升参与的能力”[1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党员的党内参与即是一种政治价值,更是党员的一种政治美德。
  因此,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一是必须营造民主氛围,拓宽党内民主渠道,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实践,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二是必须充分认识党员民主素养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在党内广泛开展民主教育,把民主教育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和章程规制,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使其更加自觉地运用民主权利。三是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改革相关程序,为党员主体权利的行使提供多维、多样的信息平台和参与渠道。根据党内民主的实践和发展,改革完善党代会、党委会、党内决策、党内选举、党内监督,进一步增强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扩大党务公开透明是党内民主的表现形式,其目的就是通畅党内参与渠道
  
  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政治的透明性指政治信息的公开,“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权利相关的政府政策信息,包括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政策实施、行政预算、公共开支以及其它有关的政治信息。透明性要求上述这些政治信息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政策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14]从党内民主建设的角度来说,只有党务公开,特别是党内权力运作过程的公开,才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党内参与机制,才能推进党内民主。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公开是民主的前提,是参与的起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高度,提出了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十七大报告也要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十七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在党员中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一方面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实施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前提条件,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广大党员参与热情和参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通过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实现政府信息的对外开放和分享,会刺激参与者的参与欲望、提升其行动能力和参与质量;通过参与质量的提升,政府能得到更充分、有效的信息并将其运用于行政决定和政策制订的过程,以提升行政质量和合法性。”[15]党的政务公开与党员的民主参与实质上是一种互动关系,实现这种互动的良性循环,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制度构建。
  党内政务公开也是中共作为执政党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肩负艰巨的历史重任,党内外的各种决策往往事关全局,“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参与渠道和上下协调的沟通机制是基本前提。通过扩大决策活动的民主参与,执政党可以充分掌握社会需求,有利于正确决策,而最大限度的防止和及时纠正决策失误。”[16]在现行的政治环境下,使党内的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效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党内政务充分和有效的公开,知情权是参与权的基础,知情的质量决定参与的质量。只有充分公开,才能集中民智,共同解决、实现党内民主的良性运转,在这个意义上,党内的政务公开也是培养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手段。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党政机关应该建立科学的民意调查制度,广泛而深入地收集能够反映社会普遍关心、涉及党员利益、党员反映强烈以及对党内事务和党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事项的信息,依此来公开有现实针对性的党政信息,
上一篇: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发展——纪念陈独秀先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