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的历史地位与评价(1)(2)
2016-06-25 01:02
导读:第四,毛泽东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
第四,毛泽东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1](P67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就是“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1](P678)因为大的垄断资本无论是对资本主义还是对社会主义来讲都是有害而无利的。但是节制资本并不是消灭资本,它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和富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纲领,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P708-709)反对顽固保守,同时也反对全盘西化。
(三)历史评价
一方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观是对世界历史潮流、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中国社会各阶级政治态度正确分析的结果,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求,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何处去的问题,使党有了明确的建国目标和具体的建国纲领。并且,它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进入社会主义这个当时困扰整个中国的最大的理论问题,实际上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初理论萌芽,即为中国后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思想启蒙,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源头;同时,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又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理论本身的一种扬弃,它吸收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合理内核,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内在的延续性,有着逻辑的历史联系,因此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大学排名 另一方面,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又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理论要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超前性的观点往往更多地来自理论本身的推论而非实践经验的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论的局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对于现实中采用何种方式、什么时候、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估计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过渡时期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他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是在总结近半个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承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成果,同时又克服这一理论的缺陷、超越其历史局限而形成的,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发展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观在社会实践发展中随着建国后第一批胜利成果的取得发生了嬗变。这时他更多的是思考和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和设想,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被放弃。
(一)嬗变内容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宋晓敏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