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制度创新(2)
2016-06-29 01:02
导读:2 建立与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融资体系 属于民营经济的个体、私营经济,在起步阶段基本上是靠个人资本投资。这样一个初始条件,决定了民营经济
2 建立与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融资体系
属于民营经济的个体、私营经济,在起步阶段基本上是靠个人资本投资。这样一个初始条件,决定了民营经济进入的产业大多集中在资金、技术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领域。相对来说,早期的民营经济在资金供给方面的矛盾并不十分显著。然而,当民营经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升级时,融资渠道供给不足的矛盾就日益突出了。从直接融资方面看,由于整个组织结构缺少面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大量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国有大银行无论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在直接融资方面,股权融资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最主要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全国性资本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地方性、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融资活动还属于“非规范”行为,不具有合法性,民营经济还难以通过股权融资实现大规模扩张和产权重组。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融资“瓶颈”,一方面,要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将资金投入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另一方面,要打破国有金融的垄断局面,大力发展面向民营经济的非国有金融机构。目前一些地区在民营金融机构和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上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政府应避免采取完全禁止的做法,允许和鼓励一些成功的探索,重点在如何发挥有效监管职能上多下功夫。
3 打破行政性垄断放开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范围不断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相对于民营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来说,这种范围的扩大还很不够。20多年来,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领域主要局限于初级服务业、流通领域以及一般制造业,而其他领域则主要为国有经济所垄断。行政性垄断的普遍存在,使我国经济实际上被分割为两个相对隔绝的不同部分,经济运行中同时存在着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中,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通过行政性垄断阻隔,制约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抬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因此,打破行政性垄断,放开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考虑到中国即将入世的现实压力与挑战,及早地开放市场准入政策,将会使民营经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在这方面,应突破以往那种所谓“战略性”、“重要性”、“公益性”等笼统的产业划分的局限,只要是竞争性和盈利性领域都应对非国有经济开放。即使在传统上被视为必须国家垄断的某些行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垄断的层次、范围和环节作出充分论证,将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分解或剥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 要以非国有或民营为主线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传统计划体制下政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几乎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权利,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由于政府改革滞后,这种管理方式依然通过大量行政审批制度在实际发挥作用。不久前,某市在清理行政审批的调研中发现,一个三星级宾馆竟然需要办理160个各种“证件”,宾馆一年为此要支付21万元“审批”费用,并且专门安排2个员工负责此项“业务”。大量以企业设立、经营资格、许可证等行业管理名义存在的行政性审批,不仅给企业的创立和正常经营增加大量负担,而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活力,降低了企业运作效率。各地都推出了减少行政审批的改革措施,但由于部门利益和“条块体制”分割,减少的多属于“无利可图”部分,大量有“油水”的部分不仅取消的很少,而且普遍存在重复审批现象。因此,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在削减行政审批方面推出更大力度的改革,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对确实需要审批的,要简化程序,公开透明。政府在减少审批环节方面搞“一条龙”服务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条“龙”也不能过于臃肿、庞大。属于因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存在的“重复性审批”,应在统一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合并,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