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3)
2016-08-17 01:06
导读:(三)培养和造就一批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的绩效审计人才 绩效审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专业价值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每个从事绩效审计的职员
(三)培养和造就一批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的绩效审计人才 绩效审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专业价值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每个从事绩效审计的职员,都必须受过良好的。能力、创造性、接受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品德、判定能力、承受能力、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等,对于绩效审计职员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成为一名绩效审计师,必须满足一些特别要求,如对适用于绩效审计的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对政府组织、项目和职能的了解;清楚有效地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的技能;具体审计项目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如
统计学、电脑技术、工程学等。 就我国审计队伍现状,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并未几,审计队伍职员相对老化,知识结构单一。要更好地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必须在审计内部培养和造就一批符合绩效审计要求的绩效审计人才。首先要创造一个能够刺激并推动质量改进的环境,使审计职员有机会发展技术和出具高质量的成果。除要严格把好进人关外,还要把
培训审计职员制度化,以便使他们有效地开展工作,明确绩效审计师和其他审计职员提升的基础;编制关于开展绩效审计必须的手册和书面指南、指导;了解审计队伍已有的技能和经验现状,公道使用现有审计资源,以便在履行应有责任的基础上实现目标;经常检查审计内部准则的效率和效果。审计机关能否拥有一批具有相应能力的恰当职员,可以说是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个决定因素。
(四)转变观念,确定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方法 政府绩效审计中有两种区别很大的审计方法,即,以题目为重点的审计方法和以结果为重点的方法。二者的区别既涉及基本原则又涉及方法技术。以结果为重点的方法关注的主要题目是“被审计单位的效益如何?有关要求或目标有没有达到”,在这种方法下,审计职员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并将所发现的情况与既定目标进行比较,所发现的缺陷可能被确以为偏离了有关标准和规范,审计提出的建议就会以消除这些偏离为目标。以题目为重点的审计方法则主要关注题目的确认和分析,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核对所述题目的存在性,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它一般关心“所述题目是否存在?假如存在,如何理解这些题目?题目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就所述题目以及如何处理题目发送信息。在我国传统的审计中,主要进行的是以题目为重点的审计,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的都是被审计单位存在哪些题目,如何对这些题目进行处理处罚。这种审计是适应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秩序较为混乱那样一种形势而产生的审计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进,党和国家越来越注重政策的执行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转变传统的审计方法,确定以结果为重点的方法,更能发挥政府绩效审计的效能。
主要: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邢俊芳、陈华、邹传华,2001,《最新国外绩效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