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风险治理审计 防范学校财务风险(3)
2016-08-31 01:31
导读:(四)确定财务风险重点领域,揭示风险暴露,加强风险预警 学校的财务风险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筹资、投资、固定资产治理、资金治理及使用。
(四)确定财务风险重点领域,揭示风险暴露,加强风险预警
学校的财务风险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筹资、投资、固定资产治理、资金治理及使用。
1.筹资。学校应重点关注债务风险。吉林大学陷进30亿元债务困境,说明加强债务风险治理举足轻重。学校债务须经最高层批准,内部审计职员可以分析学校的资产负债率、还本能力、还息能力,揭示债务风险是否达到警戒状态。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既要看比率的大小,又要分析预期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对于还本、还息能力分析应重点分析预期所有者(各级政府等投资者)是否不断增加偿还债务本息的投进;可以分析利息保障倍数(预计不含利息费后的结余/利息),利息保障倍数至少为1,越高还息风险越小。
2.投资。应重点关注校办产业、工程建设、闲置资金的投资,应注重投资效益分析,如新建学生宿舍是否有效改善了学生住宿状况,筹办产业企业的未来收益如何。闲置资金应投资于国债等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项目,不要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投资,天津大学发生违规挪用资金炒股,造成巨额损失3750万元就是巨大教训。高校依托先进技术筹办产业企业,内审职员必须对其风险评估进行审查评价,可以采取贴现现金流量等技术。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项目申请,是否进行招投标,是否纳进资本预算,在建工程支出控制是否完善。
3.固定资产治理。应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采购、保管和使用。内审职员应重点审查评价资产采购的控制制度是否完善,采购是否进行竞价选择;资产保管制度是否健全,记录是否规范;哪些资产经常使用,哪些资产不需用,各类资产的年使用次数及使用效率。确定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控制、固定资产处理的控制是否恰当,以判定其是否足以防范固定资产治理及使用方面的财务风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4.资金治理及使用。应留意资金(现金、银行存款等)实物接触控制不当、盗用及错误处理资金、潜伏舞弊和违规、支出未经授权或审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等财务风险及暴露。如两免一补、中职、高教的助学金专款专用,内部审计职员应审查、评价风险治理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是否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效益如何。
5.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学校高层应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参加重大财务事项的猜测、规划等重要会议,使内审职员以独立的视野分析各种财务风险,提供公道建议。对重点风险领域应进行实时跟踪审计,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防范,避免学校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治理审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美]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刘霄仑,朱军霞,李旭红译. CIA考试指南.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卷).北京:电子产业出版社,2007.[3][美]S.拉奥.瓦莱布哈内尼.李海风,李媛媛译. CIA考试指南.实施内部审计业务(理论卷).北京:电子产业出版社,2006.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5]沈征.内部审计禁忌120例.北京:电子产业出版社,2006.
[6]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内协网,2004.
[7]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治理审计.中内协网,2005.
[8]孟焰,潘秀丽.企业风险治理审计研究.审计研究,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