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的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下)(2)
2016-10-01 01:04
导读:4.利率风险 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同业拆借利率,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从而造成银行资产的扩大或缩小。并且,利率的调
4.利率风险
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同业拆借利率,影响银行的借贷成本。从而造成银行资产的扩大或缩小。并且,利率的调整,对于普通百姓的金融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也会造成银行业务的变化,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债务或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借款人融资的需求而使银行蒙受信誉损失或经济损失甚至被挤兑倒闭的可能性。
6.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内部治理结构失效、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故障等原因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7.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不适当的法律建议,有缺陷的法律文书,现行法律不完善、不配套,银行法规的变化等原因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8.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违反法规等导致存款人、投资者和银行监管机构对其失去信心的可能性。
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上述的特点和主要风险,因此,审计时应当注意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努力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三)商业银行的重点审计领域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种类进行分析,我们认识到在进行审计时必须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有:
1.内部控制的评估
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抵御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因此会计师首先应该了解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并且有效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内容应该包括公司战略目标的设定、良好的内部环境、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对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专职的监督检查部门。
2.盈利能力的评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银行的盈利能力的评估,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银行获得利润或发生损失的状况,评价银行的经营能力。良好的经营能力意味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3.资本充足率的评估
资本充足率即净资本与负债总额之比,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负债关系。这也是评估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防止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我国的商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因此,在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评估时,也应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真实性的评价。
图4-1
图4-1表明截至2006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中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已有66家,比年初增加13家;达标银行数量占比达44.30%,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3.58%。
4.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
由前文所述的银行的特性,我们不难看出,银行的信用评估对于其风险有着非常重要影响。会计师可以利用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的结果,对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来认定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表4-1是中国银行2007年第一季度的信用评级状况。该表显示了中国银行的长期外币债务和短期外币债务都比较优良,没有重大的不良资产。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各个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的未来经营能力都持有乐观态度。
图4-1表明截至2006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中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已有66家,比年初增加13家;达标银行数量占比达44.30%,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3.58%。
4.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
由前文所述的银行的特性,我们不难看出,银行的信用评估对于其风险有着非常重要影响。会计师可以利用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的结果,对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来认定银行的持续经营能力。表4-1是中国银行2007年第一季度的信用评级状况。该表显示了中国银行的长期外币债务和短期外币债务都比较优良,没有重大的不良资产。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的分析,各个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国银行的未来经营能力都持有乐观态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可以认为其信用风险较小。
5.其他风险评估的指标
除了以上比较重要的风险评估指标之外,对银行还应该进行现金流量充足比率、固定资产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等指标的评估。从而确定银行的综合风险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