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审计研讨会综述(5)
2017-04-22 01:13
导读:七、关于效益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与后续跟踪检查 效益审计结果表达的方式和后续跟踪检查是本次研讨会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题目。 关于效益审计结果的表
七、关于效益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与后续跟踪检查 效益审计结果表达的方式和后续跟踪检查是本次研讨会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题目。 关于效益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海南审计厅投资处的邝必清针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以为,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结果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效益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下列三种格式之一进行表达:(1)进行传统常规审计兼效益审计时,投资效益审计结果作为审计报告的一部分来表达;(2)以投资效益审计为重点时,投资效益审计结果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单独表达;(3)独立进行投资效益审计时,审计报告的内容是单独的审计报告格式。审计署科研所的课题研究报告提出,报告审计结果并对审计结论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直接关系到效益审计项目发挥作用的程度。效益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内容摘要、被审计事项的背景、审计实施情况、审计评价意见或结论、审计发现的情况、发现的违法违规题目及处理处罚意见、建议和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对特别规定的或保密信息的报告等一些内容。其中“审计实施情况”的内容包括:审计的依据、审计的目标、范围、审计起迄时间、采用的审计评价标准和审计方法、遵循审计准则的情况、被审计单位的责任。“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的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看法;审计组采纳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并对审计报告的修改情况;审计机关不同意被审计单位意见的理由。“对特别规定的或保密信息的报告”是指在效益审计过程中,有些信息是禁止公然表露的,而只答应向特定的职员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报告中就应该说明未表露信息的性质以及不答应表露的依据。 关于后续跟踪检查题目,多数会议代表留意到了审计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情况。中山大学治理学院、广东省审计学会联合课题组提出了建立审计回访制度的建议,他们以为,效益审计不同于正当性审计,其终极目的在于帮助被审计对象进步工作效率、效果,节约经济资源,审计建议的执行还需要审计机关自己监视。效益审计后对被审对象的回访,对强化效益审计效果极为重要。效益审计工作回访中应关注的题目有4个方面:一是采用多种回访方式,其中必须包括实地座谈、观察和利用回访调查表等方法,获取被审计单位对效益审计报告中所提建议的采纳和执行情况;二是比较效益审计后和效益审计前被审计单位的改善情况和预期改善目标的差异,并要求被审计单位说明原因;三是要编制正式的审计回访报告,作为原效益审计报告的后续文件予以表露,向社会公众说明原被审计单位对效益审计报告中所提建议的执行状况,绩效是否得到改善;四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对于一个审计项目,在公布效益审计报告间隔一段时间后,应就其改善情况进行回访。回访后,假如考虑了特定环境变化因素后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还需要做第二次回访,总之,需要不断跟踪效益审计项目的绩效改善情况,做到“审计一个”、“帮助一个”、“进步一个”。审计署科研所的课题研究报告以为,后续跟踪检查是对审计项目的效果和质量进行的跟踪检查。后续跟踪检查对于发挥效益审计的作用,实现效益审计的价值,以及促进审计机关不断加强审计治理,进步审计质量等都十分重要。后续跟踪检查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审计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即检查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结论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治理,增强责任感,进步公共资源的使用和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对审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即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以便总结审计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步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水平。对于审计效果的后续跟踪检查,主要是对审计决定和建议的落实、采纳情况进行检查。对审计效果的后续跟踪检查可以通过随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活动、桌面复核、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后续跟踪审计等三种方式进行。 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其他观点,在一篇有限的综述中无法对这些观点作出逐一概括和先容。从总体上看,这次研讨会讨论的题目比较集中,也比较务实,没有局限在一般化地谈论效益审计的意义和概念,或者泛泛地先容国外效益审计的一般做法,而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集中回答了当前我国开展效益审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的题目和实务题目,这对于推动效益审计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相信,通过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制度必将日益完善,审计监视必将在我国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