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审

2017-04-30 01:01
导读:审计论文毕业论文,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审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本文
「摘要」 本文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特点出发,论述了内部控制评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的涵义及主要,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的内容。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控制 制衡机制 控制职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及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特指审计机关或其他审计组织,接受干部治理部分的委托,依据国家法规和有关政策,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分、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正当性和效益性,以及领导干部本人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借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的较高层次的经济监视活动。中办、国办于1999年5月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标志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正式纳进了国家审计范围。本文的范围限定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内,侧重于探讨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审。  与报表审计相比较,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程序、审计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由于审计领域有所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审计对象的个人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直接对象是企业领导职员,即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这是经济责任审计区别于其他类型审计的重要特点。财务收支审计、治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都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治理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鉴证,而不是直接针对企业领导职员个人。第二,审计职能的综合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要评价企业领导职员的个人责任,财务收支及报表审计就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审计职能必须向治理领域延伸,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综合财务收支审计、治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方法和职能。第三,审计的高风险性,经济责任审计的高风险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期限较长,审计跨度大,审计工作量和难度会相应增加;二是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新的审计监视形式,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完善,评价标准不规范,对新题目的评审和定性缺乏法律依据故正确性低。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的重要性  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又称作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可见,在财务收支及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审只是实质性测试的突破口,并不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效益性进行单独评审。而在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直接目标是评价领导职员的个人经济责任。在企业制度下,建立企业内部行之有效、公道的决策、执行和监视体系,以及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无疑是企业领导职员一项至关重要的经济责任;另外,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直接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所有者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治理控制则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内部控制效益性评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财务报表审计,还是其他类型的企业业绩审计,审计重点都在于企业经营的“结果”,而企业领导职员经济责任审计不单要审查企业经营的成果,还要评价经营治理的过程,审计重点从结果向过程的延伸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特点。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治理的作用过程,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控制效果。固然对内部控制的评审难以进行量化,但它却是评价企业量化指标优劣的定性条件。  三、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内容  内部控制,是经济组织治理者,为了进步经营效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进步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实现治理目标,通过各项制度化的程序和方法,协调组织内业务执行活动和经营治理环节的整体作用机制。  要全面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内容,首先要明确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内部牵制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公以为是确保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的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理论以为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治理控制两个部分,前者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检查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后者的目的在于进步企业经营效率、促使有关职员遵守既定的治理方针。内部控制结构理论以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公道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1992年,COSO委员会在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视等五个部分。  从对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过程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要全面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第一,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董事会和经理职员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第二,企业的内部控制按照不同的控制领域可以划分为会计控制和治理控制,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控制“包括组织计划和所有方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与财产安全和财务记录可靠性有直接的联系。这些控制包括那些如授权和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簿记与从事经营和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治理控制“包括组织规划和所有方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主要与经营效率和贯彻治理方针有关,通常只与财务记录有间接的联系。这些控制一般包括如统计分析、业绩报告、雇员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第三,内部控制框架由五个不可分割的要素构成,其中控制环境囊括了治理思想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多项内容,决定了企业组织的控制氛围,影响企业组织中人们的内部控制意识;风险评估是指判别和分析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并为风险治理奠定基础;控制活动是指为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和程序;信息和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部分的职员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以特定形式确定、收集和交换信息的活动;监视是指企业内部评价控制系统运行质量,并在必要时予以纠正的手段。
上一篇:刍议往来账款的审计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