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开展工程审计工作的探讨(2)

2017-05-01 01:07
导读:上述审计思路强调过程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单纯是工程造价审计范畴,而是扩展到了工程管理审计的领域,目的是通过事前和事中审计的结合,摆脱以往竣工决

  上述审计思路强调过程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单纯是工程造价审计范畴,而是扩展到了工程管理审计的领域,目的是通过事前和事中审计的结合,摆脱以往竣工决算审计“事后诸葛亮”的审计局限,着重排查隐患、发现缺陷、提示不足,针对分阶段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疏漏、问题,及时向项目法人管理单位指出缺陷状况和风险所在,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和内控举措,保障建设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实现。
  
  四、分阶段实施全过程工程管理审计
  
  围绕基本建设过程本文将全过程管理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1.工程建设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审计重点主要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执行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的情况、合同签订执行情况。
  (1)审查电力规划的合理性和程序性
  审查电力发展规划是否贯彻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各项方针政策;是否坚持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努力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电力市场和负荷特性研究工作;是否按规范程序上报、评审、批准。
  (2)审查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规范性
  审查立项是否符合电网发展规划和投资战略的安排,有无重复立项、虚假立项发生;关注可行性研究的报审、核准是否遵循程序,是否按电压等级得到各级发改委的核准。
  (3)审查初设及概算情况
  审查初设方案及概算是否依照可行性研究批复进行设计、审查和批准;是否遵循规范程序报审和批复。
  (4)审查外部手续是否完整
  审查项目是否获得政府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矿产管理等部门的认可和同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否通过相关部门审批。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审查投资计划情况
  审查投资计划的来源、形成过程,关注工程项目计划的报送及审批过程;审查各单位投资计划分解情况,是否与国家、上级主管部分下达文件吻合。
  (6)审查工程勘测设计
  审查工程勘测设计管理是否规范;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是否与初设保持一致,并符合国家、电力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技术条例等。
  (7)审查招投标管理
  审查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招标活动是否实行全过程监督,坚持“推荐、评标、定标”三分离;关于招投标门槛的规定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清晰,投标文件是否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要求;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合理、合法、合规;监督招标的措施是否完整、有效。
  (8)审查合同签订、执行情况
  主要审查合同签订的规范性、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同执行的严肃性。
  2.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本阶段的审计重点主要是基本建设程序遵循情况、财务及资金管理状况、物资管理情况、工程施工及监理实施情况等。
  (1)审查建设程序是否规范
  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坚持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资本金制等五项基本制度;是否简化建设程序,存在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现象。
  (2)审查财务管理情况
  审查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办法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审查工程建设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付款审批程序是否适当,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完整;各项财经法规是否得到严格准确执行。
  (3)审查资金管理情况
  审查项目资本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项目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存在截留、挪用、挤占现象;资金筹集是否结合工程进度科学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是否按计划支付、按程序支付、按工程进度支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4)审查物资管理情况
  审查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和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物资验收、入库、保管和维护是否规范;剩余和废旧物资的管理及处置是否合理合规,处理数量是否真实,作价是否合理。
上一篇: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题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