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计划治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3)
2017-08-05 05:33
导读:四、加强和改进计划治理的对策 实行科学的审计治理,必须改进审计计划工作。在计划的编制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增强科学性;要切实有效
四、加强和改进计划治理的对策
实行科学的审计治理,必须改进审计计划工作。在计划的编制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增强科学性;要切实有效地执行计划,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整合;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计划执行情况的考评体系,并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三项工作,科学公道地编制审计计划
计划编制是计划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制定计划时,应理清思路,通盘问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审计资源,采用科学的计划编制方法,有的放矢地确定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以确保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1. 计划安排应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所谓“围绕中心”,即审计计划安排应当牢牢围绕党中心、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和经济工作中心,贴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热门、难点题目,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审计监视与服务的关系,才能充分体现审计的终极目的。“突出重点”表现在确定审计的覆盖面上,要根据现有的审计气力,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不同重点行业和重点资金,着眼于数额大、范围大、影响大的项目,使项目计划由夸大覆盖面向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转变。这既利于审计机关全面履行监视职责,又突出了对重点领域、重点部分、重点资金的审计监视,有利于进步审计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2. 加夸大查研究,把握审计资源,确保立项科学。
(1)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审计项目的确定是计划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需改革现有的编制程序,进一步加强立项的科学性。如:立项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人大等有关机构和部分,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审计的必要性、项目的风险、审计的难度、可能的结果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切实保证审计项目立项的重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为保证调研时间的充足,计划编制治理部分应在当年计划下达后,即着手进行下一年度的立项预备工作。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正确把握现有审计资源。一些经济学家曾指出,计划或决策在执行中可能碰到的主要障碍是资源分散、能源浪费,所以计划治理的核心题目就是研究如何公道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审计资源。也就是说,确定审计计划目标,并据以安排审计项目,实质上就是在分配审计资源,以保证能在给定资源地条件下充分履行审计职责。
因此,在审计计划治理中,首先必须充分和把握现有审计资源状况。主要包括审计气力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技术资源及审计的外部环境资源等。如在审计人力资源的把握上,可以尝试逐步建立审计业务职员信息资料库,为正确测算审计工作量、均衡安排时间、同一调度人力资源提供基本依据。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了现有的资源,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地确定审计项目计划的数目和预期的审计质量,终极制定出适合审计工作的有效策略和计划。
3. 正确处理中长期计划与年度计划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计划编制方法
审计工作的中长期目标代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它需要通过一个个年度计划逐步实现。如: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正当和效益审计是一个中长期目标。但在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在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年度计划还必须以打假治乱为重点,捉住财经领域数额大、范围大、危害大、大的题目,突出查处各类重大违法违规题目和犯罪案件,同时围绕审计工作中长期目标逐步加大专项审计调查、效益审计等的力度和比重。
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计划编制方法。如转动式编制方法。所谓转动计划法,就是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这样不仅能克服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的缺陷,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量不配比地题目,而且还能变短期临时安排项目为长期规划、有目的的安排项目,达到审计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同时,也要做好项目之间的相互协调,避免重复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