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审计学的风险概念体系(2)
2017-08-06 05:26
导读:由于存在降低信息风险的社会需求以及注册会计师特有的优势,社会选择了注册会计师来担当降低信息风险的重任。预期信息使用者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相
由于存在降低信息风险的社会需求以及注册会计师特有的优势,社会选择了注册会计师来担当降低信息风险的重任。预期信息使用者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降低信息风险成为现代审计的目标。这一审计目标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改进企业报告》发布为起始标志,以1996年第78号《审计准则公告》公布为确立标志(刘明辉,2007)。
审计公费是注册会计师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从理论上说,社会愿意支付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公费的最大值是因信息风险的降低而使预期信息使用者避免或减少的损失。从实践上讲,注册会计师实际收取的审计公费是社会多方博弈的结果。由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地位。在向注册会计师支付审计公费的同时,社会也对注册会计师赋予了较大的责任(包括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必须恰当地履行其职业责任,否则就会遭受损失。这种损失表现为财物损失、声誉损失和失去客户等。换言之,在承接审计业务后,注册会计师承担着审计业务风险 ①,主要表现为诉讼风险、职业声誉受损风险、无利可图风险等。所谓审计业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因承接特定的审计业务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理性人原理,注册会计师在决定是否承接审计业务时,要将其预期收益与承担的审计业务风险进行权衡。注册会计师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决定了审计服务的供给。因此,审计业务风险是决定审计服务供给的关键因素之一。
审计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数量水平。信息风险、审计业务风险与审计服务供求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决定审计业务风险的风险概念——违约风险、审计风险与审计业务关系风险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下面将视角转向与审计业务风险产生原因相关的风险概念。
在承接审计业务后,注册会计师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三种:即违约、审计意见不当和审计业务关系的存在。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违反审计业务约定书规定的可能性称为违约风险。注册会计师违约(如未能按期出具审计报告,泄露商业秘密等)就会承担违约责任,从而会遭受损失。违约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注册会计师在考虑自身胜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审计工作,遵守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规定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就可将违约风险最小化。
注册会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称为审计风险 ②。在审计中,由于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审计工作涉及到大量的判断以及某些特定性质的交易或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等,注册会计师只能对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这意味着存在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导致审计业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控制审计业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审计风险(A.A .阿伦斯等,1991)。 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恰当的审计意见,但因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特定的审计业务关系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称为审计业务关系风险。审计业务关系风险主要取决于客户的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法律环境。作为个体的注册会计师,可能无法对社会法律环境施加重大影响。但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认真评估法律风险并谨慎选择客户等措施规避审计业务风险。
审计业务风险主要取决于违约风险、审计风险和审计业务关系风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三)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
中国大学排名 控制审计业务风险的关键在于控制审计风险。这决定了审计风险在现代审计学风险概念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认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从理论上讲,这一模型是较为完善的,但将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时,就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均受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因而难以明确区分;其次,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更多侧重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对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关注不够,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第三,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此模型时,往往不经评估就将固有风险定为最高水平,转而依赖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不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为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克服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局限性,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对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修正,整合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改称为重大错报风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就变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其中,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关系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