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审计手段的发展(3)
2017-08-12 04:48
导读:经过长期的尝试和实践,审计职员逐渐熟悉到,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否、会计资料的正确与否和发生错弊的多少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内部控
经过长期的尝试和实践,审计职员逐渐熟悉到,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否、会计资料的正确与否和发生错弊的多少与企业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有效,企业资产就比较安全,会计资料也比较正确,各种舞弊和技术性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反之,假如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存在重大缺陷,资产流失就比较多,各种舞弊和技术性错误的发生就比较频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也比较低。其后,审计职员进一步熟悉到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方法之间的关系:假如企业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其资产安全性和会计资料正确性就高,发生的错弊就比较少,抽样审计结果的代表性就强,据此所作的总体性评价也就比较有把握;反之,抽样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也大大降低。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发现,由此产生了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进手,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审计抽样的范围、重点及方法的新思路,并开始在财务表报审计中得到了应用。由于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排除各种偶然因素对财务信息的影响,防止和及时发现舞弊行为或技术性错误,使各项业务活动的发生和财务信息的产生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从而为抽样审计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保证了抽样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这就为保证抽样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基础上抽取样本进行实质性审计,将审计导向由经济业务资料转换为内部控制系统,从根本上引发了审计方法、程序以至审计观念和实践的全方位改变,而被视为传统审计为审计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和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但采用的具体审计或抽样审计方式,却难以在确保审计质量的条件下降低审计负荷,这正是西方当初探索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动因;而国外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基础审计所取得的成效——进步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和有效地帮助企业改善经营治理,则正是我们今天迫切希看达到的目标。因此,在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指明了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