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步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思考(5)
2017-08-13 02:13
导读:(三)抓好审计实施环节,着力进步微观审计的正确性 审计实施是指具体组织实施审计的过程。审计实施环节处在整个环节中的第三关,也是能否打造审
(三)抓好审计实施环节,着力进步微观审计的正确性 审计实施是指具体组织实施审计的过程。审计实施环节处在整个环节中的第三关,也是能否打造审计精品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抓审计质量。一是要精心组织,切实搞好审计气力的有效整合,明确各岗位的目标和责任。在审计过程中,要公道利用审计人力资源,在职员分工时,尽量发挥每个审计职员的优点,把最有限的气力用在刀刃上。对一些重点项目和行业的审计,要坚持全厅(局)一盘棋,打***(科)界限,对审计气力同一进行调配;对系统(或行业)的审计,要发挥审计系统的作用,采用“上下”结合和交叉审计的组织方式,实行审计气力的最优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效能。二是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深进进行审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是保证审计质量的根本要求,假如没有一定的面,就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被审单位的情况,从而缺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以致影响宏观作用的发挥。这个“面”,就是指一项具体审计中需要把握的“面”,如一个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内部控制情况等。在确保了一定“面”的情况下,必须突出重点。要以资金为主线,审清来龙往脉,在审计中善于捉住疑点题目,逐个深进,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违法违纪题目和经济案件线索,要审深审透,并举一反三,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要善于从宏观角度思考,捉住每一个微观的题目,将有题目资金的来源、使用、结果等环节全部查清,切实做到过程清楚、事实正确,定性适度,着力在宏观上发挥作用。三是既要坚持依法依规,又要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搞好审计评价和处理。对审计发现的有些题目,尽管是公道的,但不一定正当;有些题目固然正当,但又不一定公道。有些单位的做法固然与现行法规不相一致,但从其出发点和效果来看,却是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对此,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坚持“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法规。只要是有利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引导;对难以定性的题目,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并密切关注其发展变化情况;对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则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使审计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更好地服务改革和经济发展。四是要规范操纵,切实防范审计风险。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由于各项法规还不太完善,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法违纪活动还比较普遍,近几年的审计情况表明,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纪违规题目仍然居高不下,且违法违纪手段也更趋隐蔽,这些都给审计监视带来难度,特别是加进WTO后,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审计的风险也将明显加大。因此,在实施审计中,要切实防范审计风险,采取过硬措施,努力规范审计工作,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审计署颁布的审计准则,严格审计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审计质量的内部控制,加强审计复核、听证和质量检查等项工作,严格标准,对执行审计法律法规不规范,没有达到目标要求的项目,要及时返工、补救,确保审计质量。
(四)抓好审计报告环节,着力进步报告的实用性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审计质量的终极体现,是审计工作服务领导宏观决策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是进步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在整个审计环节中处于核心位置。审计报告总体上可分为审计综合报告、审计
情况报告以及预算执行审计的“两个报告”。目前,在审计报告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和改进,重点是要研究如何使审计报告从数据和专业术语中解脱出来,站到党政领导角色上来,使审计报告既能让专家看懂,又能使行政领导看懂。从审计一线工作职员来讲,要留意转变一个观念,即不能为了揭露而揭露,揭露是为了纠正,为了引以为戒;要考虑如何对审计情况进行公道、科学的回纳和分析,形成整体概念;如何公道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笔者以为,要进步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关键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夯实报告的基础。要保证报告有比较翔实的审计内容,就必须善于抓准题目的实质进行反映。凡是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题目,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在反映情况时,要尽量做到原汁原味,不随意截留和隐瞒情况,特别是重大案件线索等,也可以一事一报。对事关改革和经济发展大局,拿得准又能说明题目的审计情况,要随时报告,切实进步报告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要结合实际,改进报告的结构,在报告表述的方式上多下功夫。审计报告的对象大多是领导,因此,审计报告要以非专业职员看懂读懂为标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之一目了然。同时,要根据情况,公道调整报告的结构,突出报告的重点。就当前来讲,主要是要集中反映一些违法违纪“金额大”、对财政经济“影响大”、性质恶劣“危害大”的题目。特别是预算执行审计的两个报告中要增加对上年审计发现题目整改情况的反馈,增加对审计发现题目及产生原因的综合分析,从加强和规范财政财务治理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审计意见及建议,切实增强报告的可读性、通俗性和效果性。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要留意报告内容既有整体概念,还有典型剖析;既使用尽对数说明事实,又使用相对数说明题目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既原汁原味地反映审计情况,又有理性分析和对策建议。三是要把着力点放在主攻审计报告的作用及效果上。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反映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衡量审计报告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围绕该审计事项目标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所揭示题目的深度;延伸调查、剖析深层次包括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后果;所提建议的依据、所查事实和原因分析的充分程度,探索从机制体制解决题目的可行性;审计报告所产生的信息建议采用程度以及跟踪整改的程度和效果。为了确保这个环节能出成果,省厅今年已采取措施,加强对报告质量的考核与评选,力争使报告在扩大审计影响、服务领导宏观决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