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洽国内审计市场秩序与优化执业环境研究(2)
2017-08-15 06:25
导读:三、透视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近两年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的“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案,虽说注册会计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透视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近两年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的“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案,虽说注册会计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其中行业的内外执业环境确实存在很多令人棘手的题目。 (一)政策环境。“十五”规划把大力发展服务业列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支持中介服务业发展将是国家重要的政策,特别要实现中介机构与行政部分脱钩和改制的政策和措施,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环境。但由于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严格限制和监管部分对本土所采取“补充审计”的做法,致使一些主管领导崇洋媚外,在政策引导上偏向于国际“四大”事务所,使得国内事务所在审计收费上处于“天生劣势”,度日如年,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和不稳定性。占有些中介机构反映,在当地政府有关部分的授意下,他们被指定必须给经地方政府推荐、获得上市指标的公司提供合格的审计报告,而那些公司事实上并不具备上市资格,他们的唯一的办法是造假。在这种环境下,要求注册会计师独善其身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二)经济环境。从经济学角度观察,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等必然会影响审计市场。而审计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品,可是该产品的质量并非都由审计主体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综合确定。市场经济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良好的中介审计服务既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持市场经济稳定与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从的职业现状看,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质量令人担忧,诚信缺失,独立性经常受到经济利益、关联方交易、
自我评价及外界压力等威胁,并未真正起到上述两道防线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审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要素市场的审计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规范审计市场秩序,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根本所在。 (三)环境。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法规的不配套以及较长时期以来“两师”、“两会”并存的局面,导致相关
规章制度上的混乱和相互矛盾。如《注册会计师法》已颁布实施了若干年,与其配套的《实施条例》还未见踪影。在执行《会计法》、财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履行会计责任方面固然存在不少题目,但有关主管部分对其制订的法规在执行和解释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更加使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产生不少困惑,左右为难。 (四)技术环境。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企业经营的复杂化,无疑对传统的审计技术提出新的挑战。而目前在国内审计市场中高技术人才尚属于稀缺资源,一般事务所所里的执业职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四大”因审计业务膨胀而在大量挖能人,致使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陷进技术滑坡。内资事务所名副实在地成了外资所的免费技术
培训基地,高层次人才的严重流失削弱了原来事务所在国内外审计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整体上讲,我国注册会计师技术水平与国际同行之间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与国际同行业相比,我国注册会计师技术老化,综合素质不高,至今还普遍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而国际上通行的新式武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处于探讨之中,年轻的高技术人才较为缺乏。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审计市场急需要一批具备会计、审计、法律、政策等专业知识和精通机技术、工程技术等的复合型人才。 (五)政府环境。政府政策的基点应建立在培育与维护一个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基础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集中在替各行各业的企业营造一个稳定、公平、有序、有效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题目,当由市场解决;市场难以解决,但通过规范、公正的中介机构自律能够解决的,当由中介自律解决;即便是市场、中介解决不了,需要政府出面的题目,政府也得先启用事后监视而不是事前监视。让“看不见的手”逐步代替“看得见的手”。但在现实中,一些单位和部分利用职权干预注册会计师执业,搞部分垄断,指定业务,并捞取回扣等,严重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扰乱行业执业秩序,也滋生了***现象。有些本属注册会计师审计咨询范围内的业务,由于某些主管单位的横加干预而无法执行。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不断分割,各项业务要由不同的政府业务主管部分分别核定其资格。 有些主管单位唯恐失往权力,以确保业务质量为名,以控制审核“执行资格”、审批“立项”、质量“认定”等名义直接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