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地方文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3-11-03 01:01
导读:计算机论文论文,地方文献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1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地方


1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

地方文献,也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们对地方文献的认识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对地方文献概念说法不一,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笔者赞成这样一种说法,即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而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也就是说地方文献是记录有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所谓地方知识,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基于对地方文献概念的这样一种看法,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文献的重要性。应该承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文献工作已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各县市都在编史修志出书,这不仅使地方文献工作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1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有利条件

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图书馆只有抓住社会急需大量信息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优势,将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加工,产出更多更新的信息,参与信息市场的竞争,才能探索出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图书馆的模式,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职能。可以说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有利条件很多。首先,图书馆有一定的地方文献资源,其次是图书馆存有先进的设备,如复印机、计算机等,另外还有广阔的需求市场,包括领导层的需求、民间的需求、投资经营方面的需求等。

以珲春市图书馆为例,作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历来为我馆所重视,早在1985年,就向市政府提交了报告,并以政府文件印发了《关于地方文献实行呈缴本制度的通知》,规定全市各单位在出版各类刊物时必须呈缴2本送市图书馆收藏。特别是1992年3月19日,珲春被国家批准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后,受“珲春热”的影响,反映地理、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的一些地方文献资源被挖掘出来,《话说珲春》、《东北亚明珠珲春》、《中国珲春投资指南》、《奔向二十一世纪——珲春》、地图等正式、内部出版物成了国内外客商了解珲春的窗口,被国内外客商争相购买。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利用率直线上升。面对形势,我们在经费、人力不足和诸多客观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从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抓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提供工作。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广泛接触社会有关人士,了解征集渠道,掌握征集线索,走访市属有关出版物单位,建立联系,如档案局、市志办、文献、党史办等。由于收集地方文献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工作主动深入,文献的收集工作比较顺利,目前已收集地方文献4500册980种,并向读者提供经常性阅览和咨询。

1.2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图书馆包括我们珲春馆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一些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还没有进入科学的轨道,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一是许多图书馆尚未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认识不足,使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处在初级阶段,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对地方文献收集不够全面。一些图书馆只重视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的收集,忽视了活资料、内部出版物的收集;只重视到出版社、档案及史志部门收集,忽视了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经济部门去收集。三是在管理方式上仍沿袭着传统的做法。例如:一些图书馆因地方文献馆藏量较少,没有对地方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对本来就有限的地方文献资料重藏轻用,致使一些地方文献书刊的利用率很低。此外,由于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馆际之间,包括公共馆与科技馆、档案馆和学校图书馆之间没有协调组织,各自为政,缺乏联系,无法优质高速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上一篇:中国的远程教育网站及其分析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