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中的文化矛盾(5)

2013-06-01 01:23
导读:资料 的整理,真正的传统文化之链却在他者的过度注视下迅速断裂。所以,生态博物馆的设计者对于文化丢失和再生的速度的预见是不够充分的。 2003 年
资料的整理,真正的传统文化之链却在“他者”的过度注视下迅速断裂。所以,“生态博物馆”的设计者对于文化丢失和再生的速度的预见是不够充分的。
    2003 年11月,京城“百工坊”开业了,它位于崇文区龙潭北侧路,“由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上海、江苏、陕西等八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共建。百工坊整体建筑面积 4.2万平方米,工艺、技艺门类超过200种,收藏1.7万余件大师作品。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包括30多个特色工艺坊和100位大师工作室。品种涉及景泰蓝、玉雕、牙雕等、‘燕京八绝’以及泥人、内画等20余个类别的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17)。“百工坊”开业曾轰动舆论界,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有一句话十分惹眼:广招全国身怀民间工艺绝技老艺人,以挽救中华传统百工技艺为己任。保护工艺美术技艺,做“活”的博物馆和工艺美术师的经纪人,应当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实际情况同样不尽如人意,开业一年后记者回访,未见人头攒动的火爆情况,只见店面冷清,一些工艺美术师制作的工艺品的销售价格也十分低廉。
    可见,对工艺美术的保护不能急于求成,既不能假想它不变,也不能完全以政府行为替代工艺美术师的主动性。学者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假想那些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性,而不去实地考察那些工艺美术的创造主体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所产生的心理震荡。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正在经济领域创造奇迹的古老国家而言,“文化自觉”实属必要,这一历史逻辑也将要变成现实。但对于处在巨大城乡差别中的乡村农民或手工艺人而言,生存问题以及追赶现代文明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里依然压迫着文化的自觉意识。文化自觉的基础是什么?是建立在文化有效性基础上。当一种传统文化成为阻碍人们追求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东西时,当他们睁着眼睛因有比较而为自己的贫穷粗陋感到惭愧时,该从何处寻找骄傲的理由?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因此,保护工艺美术,应该尊重这些技艺主体的个人权利,由他们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些受过现代教育,有着开阔眼界的年轻一代艺匠有广阔的市场意识和惊人的创造力。他们有新的视野、新的理想,因为决定这些人的眼睛和手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有文化人类学家提出,文化是一种适应性系统(18)。从当今发展形势比较好的工艺美术来看,手工艺人只有贴近现代生活,接受现代文化逻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生活。现代要素指那些具有现代性内涵的思想观念、技术条件、管理模式、生活方式等。
    在谈论全球化这个问题时,西方学者抱悲观态度者不少,认为全球化文化是“一种人为的标准化的普适文化永远追求一种难以捕捉的现时性,它没有历史背景,没有发展节奏,没有时序意识。这个人为的全球化文化没有前因后果,无始无终”(19)。全球化文化被描述成没有时间性的、无根的、流动的、无处不在而又无形的事物,它真的强大到能吞噬一切民族文化特质吗?笔者认为,至少不要轻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一旦国人将它冷落久了又会回忆它、整理它。关于它的一些文化特质会以不期然的方式出现在最具现代感的场景中。
    注释:
    ①张道一:《工艺美术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页。
    ②(12)(16)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彬彬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2页,第564页,第565页。
    ③⑩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3页,第 350-351页。
    ④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⑤R.Williams,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 41.
    ⑥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
    ⑦吴卫群:《“景太滥”害了景泰蓝》,载《解放日报》 2005年9月12日。
    ⑧贺白丹:《让工艺美术回归文化产业》,载《深圳特区报》2006年5月16日。
    ⑨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轻工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1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7页。
    (13)彭兆荣:《第四世界的文化遗产:一个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14)转引自费孝通、方李莉:《西部开发中的人文思考》,载《民族艺术》2000年第3期。
    (15)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7)周暹:《京城百工坊开坊》,载《北京日报》2003年11月27日。
    (18)S.南达:《文化人类学》,刘燕鸣等译,陕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19)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上一篇: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