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和外部因素分析(2)
2013-08-21 01:04
导读:2.2 产品品牌与原创 动漫产品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漫画业的品牌构成来自漫画角色或形象、漫画作品名称、漫画师、漫画刊物和出版社。深圳漫画业没
2.2 产品品牌与原创
动漫产品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漫画业的品牌构成来自漫画角色或形象、漫画作品名称、漫画师、漫画刊物和出版社。深圳漫画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采用“借鸡生蛋”的策略,即兼并有影响的漫画刊物,邀请业界著名漫画师加盟。动画业的品牌构成包括动画卡通形象、动画作品名、动画歌曲或配音、动画片导演、编剧等创作人才、动画企业等。和北京、上海、湖南相比,深圳动画企业在品牌方面没有竞争优势,而湖南的“蓝猫形象”已经获得成功,北京依托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制作了负有盛名的《西游记》、《大闹天宫》、《小糊涂神》(由深圳日中天加工)等作品,上海则依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宝莲灯》、《我为歌狂》等,而深圳几乎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光彩动画的《一万一绝对拯救》正在播映之中,市场前景尚难预料,深圳外资企业虽也制作了《神雕侠侣》等动画片,但由于针对海外市场,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总之,深圳要发展自己的动漫产业,必须在品牌上下工夫,发展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目前的建构方向主要为前者,利用深圳拥有翡翠、环球数码这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享有盛名并为中国动画界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动画企业,以及光彩动画、日中天这样的原创型企业的优势,进行品牌发展。
原创企业拥有知识产权价值,在参与调查的84家企业中,从事原创业务的企业占到77.4%(图2),许多动漫作品还获得奖项。说明深圳动漫企业具有一定的原创力。(注:在深圳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原创产品的投入刺激下,被调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做出不太符合企业真实状况的回答,从而掩盖深圳动漫仍以加工、制作为主的基本事实。) 但在通过产品授权开发为主的企业中, 产品授权类型主要集中在出版和影视制作方面,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游戏等授权比例偏低(图3)。因此,和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深圳因原创不足,在产品开发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
图3、深圳动漫产业的原创和授权比例(%)
附图
(资料来源:深圳市委宣传部课题资料之问卷调查部分)
2.3
企业管理和营销能力
深圳动漫企业几乎是在完全市场化和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交货时间、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上都远远高于中央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带有国有和垄断性的企业,而这些企业都是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国营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市场意识淡薄。(注:动漫企业焦点小组座谈,2004年7月16日。)
营销能力方面,深圳16个有效动漫企业样本在全国拥有2家分支机构(营销网络)的占43.8%,拥有5家及以上的也占到6.3%,说明这些企业的营销网络覆盖了国内最重要的地区。像光彩动画这样的企业,营销人员达到30多人。尽管专门从事发行的动漫企业在84个有效样本中只占2.4%,但兼营发行的企业却占到64个。另外,像翡翠、环球数码这样的动漫企业,由于它们主要承接海外企业加工业务,在相互合作过程中,国内企业学到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甚至也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
2.4 资金问题
资金短缺是制约深圳乃至全国动漫产业的首要问题,问卷调查中,认为资金缺乏是动漫发展最大瓶颈的比例占66.5%,居第一位。2003年,深圳漫画企业整体净利润为-165.42万元,动画企业为-1077.18万元,只有游戏产业实现盈利23852.11万元(注:数据来源:《2004年深圳市统计年鉴》。);动漫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资金缺口。造成资金紧缺的原因有三:1、动漫产业是依靠衍生产品赚钱的行业,产业链长,投资回收慢,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做铺垫,风险很大;2、行业自身不成熟,漫画市场不够发达, 动漫未实现联动效应,增加了投资数额和投资风险;3、民间资金和金融资金为规避风险,未进入动漫产业。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目前深圳动漫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办法主要有三种:1、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抽调其他产业的资金来支持动漫项目。光彩动画为制作《一万一绝对拯救》,先后投资1亿多元,并将光彩动画打造成集动画教育、
培训、生产、 营销为一体的大型原创动画基地(注:深圳光彩动画事业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7月28日。);2、以加工出口为导向,资金来自于香港或海外,成品也销往海外,风险小,利润稳定,但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发展空间小,容易因国际动漫市场的萎缩而出现波动,这类企业以环球数码为代表,正处于由加工向原创动画转型中,但这类企业面临影视制作许可证的问题(注: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6月17日。);3、多种经营方式并存,承接国内订单做加工,或者承揽广告、建筑模型、软件开发、电视节目等各项业务。(注:动漫企业焦点小组座谈,2004年7月16日。)
2.5 人才规模、结构和流动性
深圳动漫人才较多,大约2000人左右,和湖南、上海、北京相比,深圳动漫人才更具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另据企业问卷调查,深圳动漫企业人才结构,设计人员平均为14.86个,占企业平均总人数的50.27%;本科以上学历占到50%以上,深圳动漫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素质。但结构不合理,前端策划型、编剧型人才明显不足,绝大部分集中于中间的加工部分,后期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也欠缺。这种畸形人才结构有其历史原因,即深圳动漫产业主要从加工业起步,目前深圳的10多家外资动漫企业仍然以制作、加工为主。(注:深圳光彩动画事业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7月28日。)
深圳动漫加工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对外资加工企业而言,从业者素质很高,管理严格,服务意识强,技术上可以和国际衔接;对大中型民营企业来说,比如光彩动画的导演和重要技术人员都来自于港资企业翡翠,(注:深圳光彩动画事业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7月28日。) 素质高,而新招从业者通过企业内训方式提高素质;此外,深圳毗邻港澳,人才间的交流频繁,容易领技术风气之先。在59份有效问卷样本中,认为深圳动漫技术水平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以上的占76.3%。但深圳的配音、剪辑、特效等后期加工人才缺乏,技术薄弱,无法与香港、日本、澳洲匹敌。深圳要想凭借加工优势成为动漫制作基地,必须强化后期加工和服务能力。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动漫从业人员报酬差距大,流动性大。平均月工资在2000—3000元左右,最高有5万多元,低的只有几百元。工资水平基本上和上海、北京持平,但和深圳消费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导致人员流动频繁。另外,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动漫市场不景气,特别是越南、马来西亚等成本更低的劳动力市场出现,深圳动漫加工业逐渐衰落,动漫从业人员或转行从事广告业,或流往北京、上海等地。
2.6 相关行业的制约
相关行业对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第一,深圳缺乏覆盖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播出平台。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深圳电视台,都还仅仅是区域性的媒体,深圳上星频道还没有在全国各大城市落地,限制了深圳动画原创产品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第二,深圳的影视产业不发达,特别是电影业不发达,对动漫产业创立自身品牌形成很大制约。事实上,无论是日本,还是欧美,动画片的导演、编剧、配音、配乐等人才几乎都来自电影界,也有一部分是从底层慢慢爬上去的。电影业不仅训练了这些人的技能和画面思维,也使他们产生票房号召力。而北京、上海的影视业比深圳发达,有利于延请电影界知名人士直接参与动漫产品的制作。第三,深圳目前还没有培养动漫人才的专业高校,教育产业通过对人才供给的影响而影响产业的发展。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