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和外部因素分析
2013-08-21 01:04
导读:美术学论文论文,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本地和外部因素分析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内容提要】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与空
【内容提要】运用
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经济
地理学产业集群与空间关联原理,通过公司问卷调查和访谈,描述和分析了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中的本地和外部地理因素,以及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产业链、产品品牌和原创、企业营销和管理、市场条件、相关行业等生产要素和地方产业政策环境,结合与北京、上海、湖南等传统动漫强区的横向比较,提出了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定位和策略走向。
【摘 要 题】文化与市场
【关 键 词】动漫产业/深圳/产业链/产业环境/发展路径
【正 文】
“动漫”是漫画(cartoon)和动画片(animation)的合称,有时也包括电子游戏产业(game)。漫画是动画的基础,投入成本低,可以很容易转化为动画。动画王国日本已经做到动漫联动,即漫画业以贴本销售的方式扩大发行量,为跟进的动画业提供市场保障。动漫产业在美国属于“内容产业”,在日本、韩国、英国属于“创意产业”,在香港则被纳入“数码娱乐业”。我们认为,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虚拟卡通形象为视觉符号、以数码、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基础、具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
自1906年美国制作出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以来,美国的动画出口额在2002年达到钢铁的4倍,日本动画已是国家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而韩国政府每年向动画产业投放的资金约500亿韩元(合人民币3.5亿元),赢得世界动画“大供应商”的美誉。(注:王永章(文化部产业司司长)《中国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态度和政策》,http://www.ccif.com.cn。) 中国动画在1980年代以前以“中国学派”享誉世界,但由于没有实现产业化,本土市场逐渐被日、美、韩等强势动漫王国占领。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动漫产品不仅商机无限而且意识形态明显,通过跨国输出产生文化殖民作用。从振兴民族动漫产业和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出发,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印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成立了以北京、上海、湖南等地为中心的动漫制作、研究基地,允许这些地方率先开通卡通频道。地方政府也为抢占战略制高点,实行政策倾斜,举办各种动漫节,上马众多动漫项目。基于此背景,本文第一作者借助全程参与深圳市委宣传部课题《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所获得的第一手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注:本文所用调查数据除特别注明,皆取之于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
办公室委托深圳市委宣传部所做课题《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本文第一作者被邀请全程参与此课题的调查和报告的撰写工作。) 对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本地与外部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定位以及为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地理空间关系中的深圳动漫产业发展路径
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深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内动漫产业的原有格局以及国际动漫产业的全球分工和空间移动等多种地域因素有关。深圳动漫产业是在没有任何基础、国家及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任何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条件下,由外资和民营资本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目前正期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1 区位条件与外来动漫加工制作阶段
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是深圳动漫产业的萌芽和繁荣阶段。深圳动画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受益于较早的开放政策,并借助毗邻香港的区位条件,创立了国内最早的以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为代表的港、外资动画加工企业,专门为国外加工制作动画片。由于可以接触大量的新方法、新技巧、新形式,国内其他地方的动画人才和年轻从业人员被吸引到深圳,而深圳的创业氛围和自由的社会环境也促使最初来到深圳的这些专业人才,经历了打工学习阶段后开始创业,发展起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在漫画方面,这个时期深圳与国内其他地区基本类似,主要漫画作品为刊登在本地报纸、以讽刺不良社会风气为主题的传统漫画专栏。总之,这个时期,香港、日本、美国,包括内地的中央电视台都将相关的动漫加工业放于深圳,深圳基本没有原创。
1.2 国内外影响与本地动漫公司技术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因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低廉的劳动力,动漫加工业被吸引了过去。同时又因中国政府开始重视自己的动漫业,每年委托中央电视台、上海
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一定数量的动画片,导致深圳动漫人才北流,同时又由于台资三辰动画公司在长沙成立,更吸引了一批深圳的动画人才。而留守深圳的,则成立了一些小动画制作室,或者将动画作为表现手段,制作广告、建筑模型等。(注: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6月17日。 该阶段动漫产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深圳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基于计算机虚拟技术的三维数码动画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三维动画加工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但漫画没有太多变化,国内出版的国外漫画书籍从介绍欧美讽刺幽默类漫画,转变到以日本等亚洲漫画出版物为消费主流。
1.3 期望和风险中的动漫原创阶段
全球网络泡沫的破裂,使许多面向网站、广告的动画制作企业关闭,同时,随着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掀起了国内市场对本土动画影视产品的热切期待,2003年以来深圳市政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立市”战略的推出,加大了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力度,在国际外来动画加工业务进一步萎缩,以及因无法拥有版权而受制于人等因素的制约下,刺激了一些动画加工企业开始尝试原创,推出部分产品(剧集),如深圳光彩事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一万一绝对拯救》、深圳唐人动画设计有限公司的《憨八龟》。但光彩动画、环球数码(注:为叙述简洁,将文中涉及到的深圳动漫企业全名进行简称: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有限公司简称为“环球数码”,深圳光彩动画事业有限公司简称为“光彩动画”,深圳日中天动画公司简称为“日中天”,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简称为“翡翠”。) 因发展原创而投入巨大资金、出现经营问题或资金困难。(注:深圳光彩动画事业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7月28日。) 因此,深圳不同于上海和北京, 原创面临极大风险。深圳动漫产业的未来正处于十字路口。只有从本地生产要素和内外部市场环境深入分析,才能明确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定位以及政府相关扶持政策。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深圳动漫产业发展的本地要素
2.1 生产体系与制作规模
深圳动漫产业由漫画、动画、游戏等企业构成,漫画业主要包括设计、策划、印刷等以平面为主的企业;动画业包括广告、动画的软、硬件开发、制作、加工和发行企业;游戏业主要指软件、科技和网络公司。这些企业所经营的业务有所重叠和交叉(图1)。从生产环节看,动漫产业的生产过程包括原创(概念创意)、加工制作、发行和营运(市场营销)以及授权衍生产品开发等业务(图2)。动漫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水平合作和上下游的关系,他们构成深圳动漫产业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主体。
图1、2003年深圳动漫企业类型和收入构成
图2、2003年深圳动漫产业业务类型
附图
(资料来源:深圳市委宣传部课题资料)
动漫产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动漫产业的前期软件开发成本、设备购买成本昂贵,例如,环球数码、光彩动画的前期投入高达2000万元以上。(注:深圳光彩动画事业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7月28日;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访谈,2004年6月17日。) 昂贵的设备投入产生大量沉淀成本,只有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才会降低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而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流水线作业,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熟练的动画操作人才。从参与问卷调查的84家企业得知,公司平均雇员为29.56人,除几家老牌的加工企业,如翡翠、彩菱、环球数码等达到上百人的规模,大量近两年成立的年轻企业规模小,专业化分工还未完成,企业间产品差异小,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动漫产业链。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深圳动漫企业有很强的动画、漫画、游戏产品的开发和加工能力。在所调查的20个有效企业样本中,2003年动画制作量达到7114分钟,相当于目前中国动画年产量的40%左右,完全可以和北京、上海、湖南三大基地相抗衡。在漫画方面,2003年仅《花季雨季》在漫画与卡通形象作品方面便出版发行90,000张,估计深圳企业年创作量为725,662张。以卡通形象设计为主的小企业,如深圳光彩动画设计公司和中教软件公司的作品量分别可达10万张和2万张,创作能力突出。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