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3)
2013-11-08 01:12
导读:民间问题之所以在90年代浮出,首先是由于情境的巨大变迁,原有启蒙语境的瓦 解,使知识强力话语失去了优势,小说的启蒙主题与精英话语叙事的独立合
民间问题之所以在90年代浮出,首先是由于情境的巨大变迁,原有启蒙语境的瓦 解,使知识强力话语失去了优势,小说的启蒙主题与精英话语叙事的独立合法性已经面 临难以成立的危境。在此情境下,小说必须借助于另一个支撑点,同时对自身的价值立 足点做出新的解释,在它无法建立自己独立自足的宏伟叙事与巨人式的启蒙思想主体, 同时也无法依附于旧式理念的处境下,它的“进步性”或现实批判性何在?其必不 可缺的意义与精神何在?这不单纯是一个小说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分 子在精神上的一个归属问题。像现代史上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他们又赋予“民间”一 词以特殊的内涵——“民间”又成了一个与“庙堂”相对应的精神世界与空间的特殊概 念,成了个性与自由的载体,本源和理想的象征。这当然首先是一个意愿,因为无论怎 样,“民间”一词在20世纪中国所特有的政治合法性也是难以动摇的,它在以往曾被作 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为工农兵服务”,“向民歌学习”都曾是这种解释的某种变相形 式,但它们又都同时被“主流化”了,背离了真正的民间。而“回到民间”,正是在启 蒙话语受挫,并同时受到语境的挤压之时,对当代精神价值的一种重新寻找和 定位,这样一种定位包含了当代知识分子深切的忧思、智慧与责任感。陈思和的民间理 论的提出正是应和了这样的背景,并且生发出不断延伸的含义和影响。他先是对民间意 识的浮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兴衰的关系作了细致和独到的梳理,由此对抗战以来一直 到“文革”时期的文学作了一种新的解释,即,这是一部由民间与政治意识形态之 间的复杂对立又互为纠结渗透的关系所演出的文学史,在这一部文学史中,民间文化的 潜在力量是使许多文本能够葆有历经磨洗而后存的价值的主要原因,“文学史又一次证 明了民间的力量”。(注: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在另一篇文章中,陈思和又对“文革”后文学当中民间 文化因素的增长与民间形态的浮出进行了探讨和梳理,他认为以寻根文学的标志, “广场上的知识分子重返庙堂的理想”即被终结了,嗣后的作家开始以“来自中国传统 的村落文化的方式,或来自现代社会的世俗文化的方式,来观察生活”,或者 “虽然站在知识分子的传统立场上说话,但所表现的却是民间自在的生活状态和民间审 美趣味”。由于他们注意到民间世界的存在,“并采取了尊重的平等对话而不是霸权态 度,使这些文学创作中充满了民间的意味”。(注: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 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他把“新小说”的崛起,以 及张炜的《九月寓言》、张承志的《心灵史》、贾平凹的《废都》等小说都看作是相关 的例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无疑,陈思和的上述理论同90年代以来思想文化界的新视界是有着一致性的关系的, 它既阐释了文学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基于当代中国现实的敏感语境,因而必然产生广泛 的辐射效应。
三、当代小说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
中的民间文化与美学倾向有着相当复杂的表现,它依托于几个不同的空间, 并且与传统小说中的民间文化内涵相比又有许多新质。因此,要想对其特征进行阐释, 必须加以离析与区分。在我看来,民间理念与民间立场在当代的实现大致呈现了三种形 态,即“乡村民间”、“城市民间”和“大地民间”。它们在互相联系的同时确实具有 比较明显的不同内涵和向度,并产生了相关的文学流向与大量作品。不过必须说明,划 分这三种形态并非意味着它们都已发育成熟,而首先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实际上具体到 每个作家那里可能又是兼而有之的,而且三种形态也都还在形成过程之中,与其说“形 态”也许还不如说“趋向”。
(一)“城市民间”
“城市民间”可以说有着古老的渊源,中国古代的小说基本上是一种城市民间的消费 文本。小说之所以在明代崛起,主要是因为在明代出现了萌芽,城市民间社会 的发育,为出版印刷业作为商业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小说的消费群体与载体由此 得以形成。这在西方也是有着同样背景的,西方近代小说的兴起也是始自文艺复兴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小说同中国的《三言》 、《二拍》可以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很显然,城市社会空间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出现与 扩展,是小说发育的最根本的动力,作为一种城市社会的“民间意识形态”,小说不仅 主导着城市的文化消费,而且成为新型价值观念的传播媒介,它们以新的理念诠释 着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使之合法化,这也是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重 要贡献。我们通常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肯定市民小说的价值的——不是去苛刻地批评 它们的那些不无“诲淫诲盗”意味的放纵描写,而是着眼于它们对主流道德观念的瓦解 与冲击。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但小说植根于“民间意识形态”的最初状态很快就被改变了,它很快就受到了“知识 分子意识形态”的利用和修改。小说在19世纪的欧洲达到了高峰时期,但却基本上变成 了社会批判与思想启蒙的工具、知识分子进行人性与道德探求的方式。这种“过分”的 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改造,在20世纪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但显然已经穷尽了小说的活 力与可能性。在20世纪中国,小说被命定地选择为推动社会变革、改良人生状况的工具 ,知识分子很自然地将传统的主流文学观念套到了小说的头上,同时“社会政治意识形 态”又将庸俗化了的认识论观念塞入其中,小说不堪重负地变成了“经国之大业 ”,思想之阵地。在上这固然是合理的,可是从小说艺术发展的实际看,其作用就 不仅仅是正面的了。世纪初启蒙知识界对“鸳蝴派”和“礼拜六”等娱乐性小说的批判 当然是有道理的,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则是将小说变成了主流文化的一个分支,使小说原 有的古老民间传统逐渐被压制和阉割。
但这仍然有一个过程。二三十年代,在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仍然有着民间化的城 市空间,虽然这个空间也正日益遭受着污染。在老舍、张爱玲等作家的作品中都或多或 少地含有城市民间文化精神的因素,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里,可以比 较明显地看到原生的市井人物与民间生活场景。
在当代,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城市小说演化成了“题材”小说,变成了一个文 化和文学的特定部门。原有的城市小说概念不复存在,从欧阳山的《三家巷》到周而复 的《上海的早晨》再到艾芜的《百炼成钢》,所遵循的都是苏联式的
社会学反映论模式 ,着眼于表现城市社会或“工业战线”上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小说完全变成了一定 时期政治理念的演绎与演示。这种情形实际上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工业改革题材”的 小说,只是改头换面,原来的阶级斗争主题被置换成了改革。蒋子龙、张洁、李国文、 柯云路的改革小说基本上都未触及过城市文化本身。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城市民间社会及其文化价值的显形始自王朔的小说。王朔小说中的城市民间倾向大致 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物社会政治身份的模糊化,他们被称为城市的边缘人、游 走者、文化闲人或“精神痞子”,这样一些人,其身份同传统小说中的三教九流市井人 物之间具有了某种微妙的血缘联系;二是人物所表现的特别“扎眼”的反正统道德倾向 ,“千万别把我当人”、“玩主”、“玩的就是心跳”这类具有挑战意味的字眼,成为 他小说价值与道德倾向的标志;三是叙述风格的大众俗文化倾向,小说的主导性话语选 择了一种“文革后”色彩很浓的城市市民话语,在喜剧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