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2014-03-29 01:05
导读:美术学论文论文,让学生动起来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毕业
----活动式美术课堂初探
毕业
----活动式美术课堂初探
[摘要]: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美术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思考和发现,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诱发无穷的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活动、体验、探究、愉悦、创新精神。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1段描述:“美术实践是1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获得丰富而独特的体验。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于1体的学习活动,对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10分有益的。”在这里,“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都带有实践性,美术课堂的活动特性10分鲜明,以活动形式搞活美术课堂,吸引学生参与艺术体验,以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也正是美术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1、活动式美术课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103至108岁的青少年,对各种活动仍有10分喜爱的倾向,在中学阶段里,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活动式的美术课堂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艺术的熏陶,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活动式的美术课堂里,学生在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过程中,思维不受约束,想象的翅膀带着学生飞翔,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在学习中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发现学习活动里,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就得到充分的体现,而活动式美术课堂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发现学习情景。《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在2002年上半年曾对江苏、北京、陕西等地的高中学生,进行过关于高中艺术教育的问卷调查,当询问学生“在高中阶段愿意上怎样的艺术课程?如何上?对老师有什么样的要求?对艺术课程有何要求?”时,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愿意上能够操作的艺术课程,艺术课程不要等同于文化课,严格要求学生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要老在教室上课,应多在户外上课;愿意上气氛活跃、无拘无束的艺术课;希望师生融为1体,老师能够开放式教学,使艺术课多接近现实生活,艺术课要有活力,学生能够开动4肢和5官,使课堂活泼、自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艺术课应该以活动为主,自由自在,希望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交流,艺术课要有趣味,丰富多彩、快乐轻松、风趣幽默,有娱乐性;艺术课要多动手,多实践。从这1调查可以看到学生心底的期望。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思维的发展与环境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在无拘无束的条件下,青少年的想象力往往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美术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提到要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倡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而所谓“自主、研究、合作”的课堂活动就体现了其活动性的课堂的形式,在新课程目标中又提到,“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进1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可见,课堂的活动特性很浓,严肃、理智、条理、规整、僵化的传统课堂方式已经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符,其根本原因就是课堂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新课程中,所提倡的活动是有体验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1,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1,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过程,从而实现整体素质的提高。
3、在活动式美术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
1、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促使学生视野更开阔。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很多学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学都得到了完善,在国际互联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使现代的教学内容的含量更丰富,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大大地方便了老师的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充分的开发利用。例如在讲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时,书中的几张图片对于了解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发展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便到网上去查询有关的内容,在地址栏上,只要输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便搜索到1大堆相关的内容:大量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生平介绍、作品图片、作品欣赏、艺术流派等,你可以随意***用于课件制作,展示在你的美术欣赏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再到网上去冲浪,这是1个很好的课堂延伸,学生在网上会获得大量的美术学习信息,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教学内容作不同程度的深入研究学习,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这样的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都非常有好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在活动中学技巧,在愉悦中获得灵性。
在美术技能课教学中,只要我们花点心思想1想,不难发现其实里面含有很多“可玩”的元素。比如调色训练,我们可以首先把它设计成“小魔术”、“小试验”来吸引学生;又如配色训练我们又可以把它设计成1个游戏,分组让学生把自己涂的色彩组合在1起以构成不同的色调,感受色彩组合产生的美感;或者在时装设计课中采用学生做模特进行现场设计和表演等等,花点心思,使美术课堂的活动性更强,让学生感觉在轻松的玩耍中学到了技能技巧,在愉悦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之下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体验艺术的美感,获得了灵性。
3、音乐在美术课堂中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音乐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是利用音乐调节课堂气氛,另1方面则是利用音乐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美术课堂中,无论是进行技能训练或是进行艺术欣赏,恰当的背景音乐能将人们心境与艺术意境拉近,引发无穷的想象,充分感受艺术之美。在美术课堂中,比如在学习“色调与主题”的内容时,如果通过播放1段音乐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理解、表达,以色彩与形的组合来表现音乐的主题,这时,你会看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奇特的想象和艺术天赋,这样的美术作业肯定会带给老师很多惊喜!轻柔的音乐也能舒缓疲劳,使课堂气氛变得更轻松自如,让时间随乐声过飘逝,让学生忘记作画的疲劳。
4、新的环境带来新的激情,引发新的创意。
求新求异是青少年的理特点,如果在美术课堂环境中不时地注入1些新意,更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实践证明,新的学习环境总会让学生雀跃,学习更有劲头。例如,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美术课室的摆设,或者把美术写生课堂设在户外,或者把学生带到美术展厅、博物馆、某1有特色的建筑群、手工作坊等等。在新的环境里,可消除学生对学习环境的疲劳,吸引学生去观察、感受、思考、发现,引发新创意。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5、竞赛式课堂,竞争中激发潜能。
竞赛活动充满紧张刺激,使人情绪激动、斗志昂扬。在竞赛活动中,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突显能力,组员间密切交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又体现集体智慧、团队精神。将美术课堂设计成以竞赛方式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果敢的个性,激发创造潜能,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在竞赛式课堂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无论是技能课、欣赏课或理论课,都可以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竞赛式课堂的开展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第1、确定比赛内容(教学内容);第2、设计竞赛形式(学生活动形式、学生分组等);第3、确定奖励办法(学习评价)。例如,在绘画训练课中,可以先进行分组训练,然后让学生自行在组内选出优秀者,并对其作品进行评议或发挥集体智慧作适当的修改,以代表该组参与评奖。这种集体参与方式的竞赛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从自评、小组评、集体评、老师评多方面进行,更好地实现多主体评价的原则。
4、活动式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在活动式美术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令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老师要当好既导又演的角色。在备课地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要充分考虑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主动、投入地参与活动,在注重总体组织控制的同时,努力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角色,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为学生提供感受的机会,提供面对面争论的机会,提供评价自己和他人反应的机会。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反应,要让学生能够自由坦率地表现、质疑、发现,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诱发创新的欲望。
5、充实活动内容,防止“矫枉过正”
另1方面,在课堂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要把握好1个度,活动要针对教学内容,以过程的体验为主,通过美术活动努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良性发展;同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能确确切切地学到美术知识和技能,不要因为以往我们的美术教学过多地偏向学科本位,而误会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改革完全不要知识与技能,只追求课堂的热热闹闹和学生的投入,到头来学生什么东西也没有学到。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美术课程标准组负责人尹少淳教授曾说:“因为以往对某1极固守得过于执着,过小的力量不足以使之向另1极移动而求得平衡,所以用猛力才能达到目的,但用力过猛往往会把持不住,导致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就像我们平常推1扇过紧的门1样,轻轻地推肯定推不开,需要退后几步猛撞过去,这样门虽然开了,但我们却可能因为失去平衡而倒向了另外1边。因此,在这样1种情况下,矫枉过正是1种情有可原的现象,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调整,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实践需要勇气,课程改革需要大胆尝试,有时可能会有点偏激,这不要紧,这时,要求我们更需要思考,需要智慧。如何更好地使美术学科本体和美术教育功能达到和谐,使美术教学变得更有成效,值得我们更理性地思考!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认识美术课程,我们对学生能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才会淡化以学科本体为中心思想,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才会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我们的教学观念才会得到更新。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书目]:
1、《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尹少淳著
2、《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走进新课程》丛书组委会组织.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