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性的多元之维化毕业论文(3)

2013-05-11 01:01
导读:从空间上来说,虽然同属于欧洲,但西欧的现代性与由此发展而来的诸如东欧、中欧等其他欧洲地区的现代性就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同为发达地区,但美洲

  从空间上来说,虽然同属于欧洲,但西欧的现代性与由此发展而来的诸如东欧、中欧等其他欧洲地区的现代性就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同为发达地区,但美洲与欧洲的现代性也有很大的差异:亚洲、非洲的现代性与欧美的现代性之间的差异就更大了;在美洲内部,北美、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现代性之路就大为不同;即使同属于儒教文化圈,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的现代性也有很大的差异,更不要说它们与印度之间的差异了。虽然这些现代性有相似之处,但政治、文化、制度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的具体的面貌又大相径庭,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态势。

从事实上看,最初发源于西欧的现代性,以及由此发展而来西方的现代性,其文化前提、政治前提、意识形态模式和制度模式都有很大的变化,西方现代性扩张所导致的亚洲、非洲等地的现代性的变化就更大了。现代性的发展不但突破了最初现代性的前提,而且还发展出了诸如西欧、美洲、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多种类型的现代性,而不是单一的文明模式和制度模式。上个世纪末以来现代性所发生的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个时期出现的新社会运动倾向于由国家转向地方;新的散居者和新的少数民族挑战了经典的现代民族一国家模式,反对民族一国家的同质化文化前提的束缚。这些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在教育、公共通讯等中心的制度领域和国际上的自主性,同时也在公民认同及与之相关的权利等方面争取自主性,由此促进了种族的、地区的、地域的和跨国的等被压抑身份的建构。此外,还有宗教色彩浓厚的原教旨主义和种族宗教运动,各种排他主义的种族运动,这些运动具有全球性,仍然具有现代品质。而且,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加剧,跨国组织、国际移民等现象引发了诸如全球犯罪等许多国际性问题,它们都挑战了经典的民族一国家模式,削弱了民族国家控制和管理其政治、经济的能力;同时也削弱了民族国家对暴力的垄断权,出现了许多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这些运动和全球化趋势都加剧了现代性的变化,使现代性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现象从事实上有力地说明了现代性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理论上看,“多元现代性”观念不但是反思、反拨现代化理论的产物,而且还积极地借鉴了后现代主义等文化理论的成果。实际上,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以帕森斯(T.Psrsons)为代表的现代化理论成为占主流地位的最有影响的理论。现代化理论依托历史进步主义,认为非西方社会将会通过抛掉自己的传统、采用西方(特别是美国)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而取得发展,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将会为世界带来全面的进步;现代性模式和制度模式也将是单一的,世界将呈现出同质化(西方化或美国化)的图景。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中,现代化理论表现出了维护西方霸权和继续扩张的极强的意识形态性,它的自信和乐观是建立在对现实的简化和歪曲之上的。现代化理论忽视了现代性的矛盾、冲突和内在紧张,也忽视了现代性的破坏力量,甚至对“一战”、 “二战”对世界所造成的毁灭性的创伤也充耳不闻,更缺乏必要的理论反思。现代性的发展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构想,也启发人们反思其片面性和错误。艾森斯塔特不但多次直接地批评现代化理论,而且还从许多方面指出它的错误和偏狭。通过比较“多元现代性”观念与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在现代性的模式和制度、传统与社会历史经验之于现代性的影响、现代性的发展图景、现代性的价值判断和现代性内在关系的认识等方面,二者的差别和对立都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反思了后者的理论预设、前提和意识形态性,批评与纠正了后者的错误和理论盲点,进而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性的观念。
  此外,艾森斯塔特还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我们知道,西方学术界继上个世纪50年代的现代化研究高潮之后,便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接着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现代性研究。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部分动力就来源于对现代化理论的质疑和反思。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现代性研究不但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拨和反思,而且也吸收和反思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并由此引发了关注现代性、重新认识现代性的热潮。后现代主义致力于颠覆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和等级秩序,挖掘被压抑对象的潜力,强烈地质疑了西方霸权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话语对现代化理论和其他现代性话语的冲击是巨大的:不仅反对西方的现代性是本真的、惟一的现代性,也反对西方现代性的霸权和同质性,同样要承认西方之外的现代性的合法性。这些方面也是艾森斯塔特所强调的,后现代主义话语对“多元现代性”观念的影响可见一斑。而且,在艾森斯塔特看来,从不同方面体现了现代性的最新变化的新社会运动也与后现代主义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诸如流散者的身份认同等新社会运动就是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直接指导下产生的,并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理念,艾森斯塔特把这些运动视为体现了现代性最新发展的运动。虽然艾森斯塔特不像有的学者那样把这些运动视为后现代运动,也不承认后现代性已经取代了现代性,但他仍然承认这些运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的联系,也部分地接受了这些运动对现代性的反思。因此,其“多元现代性”观念也同样受到了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影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这样,从时间与空间、事实观察与理论反思等角度人手,我们才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多元现代性”观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直面破坏性的多元现代性批判
  
  自现代性诞生以来,对它的批判就一直没有间断过,艾森斯塔特也加入了批判现代性的大合唱。他尽管也从外部批判现代性的消极面,但主要还是从现代性的内在结构的紧张和冲突中揭示现代性的破坏力。
  现代性的阴暗面(即现代性的破坏性因素)与现代性的积极因素一起,构成了现代性的整体,忽视任何一方面的认识都是不完整的,尽管现代性的积极意义远大于其消极后果。谈起现代性,我们经常联想到现代性的成就,诸如自由与民主的扩大、科技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等等,但很少想到其消极后果及破坏性,以及对其原因的认识和分析。当然,现代性的消极结果是多方面的,但从其破坏性人手来研究其消极结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实际上,破坏性也是多元现代性的消极后果之一,正是从揭示现代性的破坏力人手,艾森斯塔特由对现代性的批判过渡到对多元现代性的批判,尤其是对多元现代性的破坏力的批判。

上一篇: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原则化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