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台湾散文概述化毕业论文

2013-05-21 01:16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台湾散文概述化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一    台湾文学界多年来以它的各项文学奖

 一
    台湾文学界多年来以它的各项文学奖,不仅使文学在媚俗的文化情境中仍坚持一种抗拒姿态,而且直接推动文学新生代的成长。虽然,近年来,几大报的主要奖项在极力鼓励艺术创新的同时,越来越多获奖作品让人“完全看不懂也读不下去”,台湾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吕正惠认为这些作品不是“浮而不实的‘使命文学’,就是只在文字上花功夫的‘后现代文学’。这些当代作家都只在‘耍’什么,而不是在‘思考’什么,在‘写’什么……”〔1〕但,文学奖仍是每个年度中文学的盛会,更是新生代作家一展才华之良机。
    《中国时报》的时报文学奖1996年散文甄选首奖为张启疆的《失聪者》,写一个失聪的,促使作为父亲的“我”在悲伤中不断反思,从个体出发走向人性的关怀,“透过这样的反思,作者才不致一味陷溺于情绪,而能以理性打开克服生命之孤绝的曙光。”〔2〕“失聪者”在作者的反思下不仅指涉一个实在的个体,“而是隐喻了更多心灵绝缘的人们”。该文融汇感性描写与知性思考,语言细致、流畅而凝重。散文评审奖为王威智的《遗址通知》,这是一篇少年成长故事,以儿童的嬉戏引发来自于死亡印象的对生命底秘的参悟;文中不论是扮演死人入棺的游戏还是对“爷爷”腐败尸身和生前难堪的生活描写,都刻意用讽世且无情的笔调,而作者的巧思和用心隐藏其中。
    1996年联合报文学奖第一名得主为柯嘉智,作品《答问》,该文以独白的方式写成长的过程和人生的迷惘,“所有青春期的症状、孤独、恐惧、寂寞,甚至对同性恋的向往,生理变化带动心灵的挣扎,都写得很深入。”〔3〕第二名为陈建志的《万宝堂之火》,虽然文中的描写平淡无奇,甚至有过分平铺之嫌,但作者试图在一种喻象的描绘中藉一场火灾表现出台湾的文化与历史“被外来势力焊接”的状况,显其独特的入视角。第三名为郑立明的《画个一》和张启疆的《安宁病房》同获;前文从“一”展开联想,构思新颖,从夸父逐日开始,写出地平线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寓意,“水平线浮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因为它通往远方,因为它最初和最终限制人类的视线,而具有了神秘的力量;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比如飞机的发明),人类脱离了“那条线”,也就迷失了自己,今天人类在困惑中再回来找人的道路、人的定位……该文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写出了丰富的内蕴,虽然展开联想的转换有时显得突兀,但思想上有一定深度,在艺术表现上亦有较独到的魅力。后文则紧扣“生死之间”展开意象,笔调沉稳,自成一格,显示了较强的文字驾驭力,是一篇在评选中得分较低但评委一致认为“不得奖有点可惜”之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997年的时报与联合报文学奖散文类首奖得主均为马来西亚藉的钟怡雯,分别为《垂钓睡眠》和《给时间的战帖》;前文以绵密的文字写失眠,虽是俗常小事,却因作者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描述而见新意,比如说睡眠是跷家迷路的坏小孩,作者要想尽办法哄诱垂钓……该文在层递的情境描写中,不只写出暗夜的动静,同时传达了失眠者的浮躁暴怒,充满语趣。后文写一位老人用勤练书法来对杭时间以挽留他的时代,既有出新之处也显其刻意,但文中对书法内蕴的文化及人生韵味的领悟,颇为深刻。
    该年时报散文奖的评审奖为简捷的《一天中的印象》,从自然景物(光和色彩)的转换来表现一天时间的流动,并藉此来写自然光景的变化和内心的想望,显得自然流畅,文字很简练恬淡,但也较少堪以回味的深层意涵。而联合报的散文第二名为郑景中的《变身》、第三名为邱惠珠的《国民用药手册》。《变身》是以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在追忆童年中写成长的寂寞,这是在卡通片中成长的一代,在“美少女战士”的“变身”中沉迷的一代,作者说这样长大的“我们也有我们的童年”。评委简媜认为作者“正图跳脱繁重的现实枷锁,回到纯真和友谊都还没有变质的年代……”〔4〕杨牧则“真切地看到作者那种类似乡愁的失落的童年”。〔5〕应该说这是一篇文字的装饰性较突出,而艺术感染力未必甚佳之作。《国民用药手册》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民间用药的了解,将文字与各种药方结合,以中国人屯药、用药的“焦虑”中表现对老、对生死的焦虑,隐隐关涉着更深层的国民性问题。
    此外,尚有梁实秋文学奖、《明道文艺》学生文学奖、盐分地带文学奖等奖项中的散文奖得主也多为新生代作者,其中钟怡雯、唐捐、张启疆、王威智、吴钧尧等人,或一人囊括几种奖项的散文奖,或在多种文类上获过奖,他们的写作虽然不是起步于文学奖,但文学奖为他们的成长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而以散文写作的宏观成就赠奖的吴鲁芹散文奖第13届(1996)和第14届(1997)分别颁给了艺术品格与思想深度都更加沉稳的中年作家黄碧端和蒋勋。
    黄碧端是“以委婉密实的文风及清晰论理的反思魅力”获奖的,得奖散文集为《期待一个城市》等,虽然她笔下所谈的问题也是“岛上文化人士所熟悉的、所抱怨的、所引以为憾的、所赞誉的、所引以为荣的,”〔6〕但她的独到之处在于不论揭发社会病象、还是警策人生,总用一种期待的笔调,冷眼看世界时保留了一份温情,正如台湾作家周志文所言:“黄碧端无疑也有她的冷眼和热情,冷眼使她遇事不会过激,而热情使她对一个也许十分伧俗、十分无望的城市也充满期待。”因此,“她的文字表面看来相当平和,可以说是温文儒雅,但后头的力道却是沉雄的。”〔7〕
    蒋勋的创作涉及文学、戏剧美学、绘画诸领域,以其创作生命的丰沛,被誉为“博学”的创作者。在他的创作中,“绘画对蒋勋而言是一种挽留,是对于即将消失事物的无可奈何。文学创作却是要把事情说清楚,但是越分析说明就越要陷入生命更巨大的空虚和荒芜中。”〔8〕当他以散文集《岛屿独白》获得1997年吴鲁芹散文奖时,他自况“这是写给孤独者的书”,是他在岛屿上的四处游走而获得的“探索窥伺命运本身”的形式,是以日记、信件等似小说似散文的方式发出的心底的“独白”。他说“我在岛屿上观看着日出日落,潮来潮去,花开花落,观看着星辰的移转,观看着生命的来去和变迁。”〔9〕在他看来,岛屿变得匆忙、急躁,迫切于答案的心,使岛屿的居民非常不快乐……而我们终其一生不过只是在玩着“瞎子摸象”的游戏……蒋勋的岛屿不只是立足之地,更是文学的岛屿、内心的岛屿。他的另一篇散文《不可思议种种》〔10〕再次让读者聆听“ 岛屿独白”的续言:对爱的伦理的求解、从父亲病痛中读解的肉身与人间爱的真切感、从一个杂手的不可思议之举到人类那一张张充满仇恨的脸、充满贪欲的脸…… 作者要传达的是人生种种“真实中仍然非常虚幻”的无可确定性。蒋勋的散文文体模糊、内蕴丰富,不仅拓展了散文的涵容量,也是对散文体式的大胆创新。

上一篇: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论析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