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与推进化毕业(3)

2013-05-22 01:29
导读:教育 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保证,只有经过长期的育人过程,才能真正使民族文化内化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代成员的思想中。 教
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保证,只有经过长期的育人过程,才能真正使民族文化内化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代成员的思想中。教育内容的现代性,直接关乎受教育者的现代性。所以,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推进人的现代化,就是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国文化最可靠的落脚点。
    (三)对于中国文化的功能定位及其运用必须理性化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运用得当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必须谨慎从事。故此,对于中国文化的功能定位及其运用必须理性化,也就是使用现代化的控制方式。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从理念上认识到,现代化就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精神力量也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这一规律。但问题在子,民族文化在自身发展和功能发挥过程中容易出现非理性化倾向。因为,民族文化本身是包容多种理性和非理性精神因素的集合体。适当的非理性精神因素可以作为理性精神的补充,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发挥作用产生良性推动。但如果任由非理性精神因素盲目增长,则会将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导向对民族生存发展不利的歧途。后发现代化国家往往表现出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容易产生极端或激进的文化心态,使其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非理性化的趋势。其结果,有可能使民族文化成为极端民族主义的助力,也有可能使民族文化成为抗拒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同时也可能出现由于物质条件的落后而片面夸大精神作用的错误。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在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国文化的实践中,根据时代的需要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逐步为中国文化注人更多的理性精神因素。其次,对于中国文化精神力量的控制和使用,应该做到因势利导,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要对民族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教育,在民族发展中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则要抓住时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要将这两个层面的工作统一起来,相互配合。第三,弘扬和培育当代中国文化,切忌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使民族成员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要用之有度,不能无限夸大精神力量的作用,使民族成员长期保持精神亢奋状态。只有适当、合理的运用民族文化的力量,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保持结构上的弹性与张力。
上一篇:新世纪小说的城市异乡书写化毕业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