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广义的封建主义和狭义的封建主义化毕业论文(3)

2013-06-28 01:04
导读:第一,农业社会中会出现若干个争夺统治权的军事集团,我将其称为寇。在互相厮杀争斗的各个寇之间,有没有一个力量超出其它寇的超级寇,它能在某一

    第一,农业社会中会出现若干个争夺统治权的军事集团,我将其称为“寇”。在互相厮杀争斗的各个寇之间,有没有一个力量超出其它寇的“超级寇”,它能在某一大块地域内,消灭或降服其他各寇,实现一统。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寇,那么众寇纷争的局面会长期存在;而如果出现了这样一个寇,则四海统一,天下太平。在欧洲的农业时代,罗马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寇;首次统一中国的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寇。而罗马帝国之后的中世纪欧洲就再没有出现这样一个大寇,一直就是众寇纷争的局面。

    第二,实现大一统的那位“超级寇”,能不能把它对那一大块疆域的统治制度化,整合化。欧洲封建时代的各王国的国王们都在自己的疆域内,努力做到这一点,可一直很不成功;但是,奥古斯都及他以后的罗马皇帝们可以说是做到了,中国从秦始皇开始的中国皇帝们也可以说是做到了。那位“大寇”在这方面所要做的工作,包括:建立文官制度,确定行政区划,建立统一有效的赋税制度,确立国王对军队的最高权威,施行普遍化的兵役制,建立国内统一的铸币制度和驿道制度,推行君权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有效地控制统治集团对百姓的压迫压榨程度,有效地削弱各地方势力的增长,等等。秦始皇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开创性的,而后来两千多年的中国皇帝们也在这方面从不敢懈怠。

相反的例子也有很多。印度在4世纪到7世纪,曾出现过两个王朝:笈多王朝和戒日王王朝,都曾控制过大部分印度疆土,但因为无法将这种控制制度化、整合化,所以很快地,中央政权就名存实亡,各地王公纷纷独立。至于欧洲中世纪时的维京人和匈奴人,虽然凶悍无比,但自身文明程度很低,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所以虽然都曾征服过大片地方,却只配做“流寇”,无法做“坐寇”,更遑论建立大一统帝国了。

    第三,当时的社会有没有一定的文明发展程度相配合,该“大寇”所控制的疆土内,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多不多、重不重。如果该国王所控制的地区,物质文明极为落后,各地区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道路,没有产品的交流,而且民族或宗教众多,这样,建立统一帝国的难度就会增加很多。相反,则会容易很多。中世纪欧洲,虽然在宗教上是基本统一了,但却因为罗马帝国末期的长期战乱,使得社会整体的物质文明极为低下。那时的一个国王,从自己的一个庄园去到另一个庄园,一行人所需的生活用品,都只能由临近的农户和村落提供;哪里像中国的皇帝,因为有着遍布全国、畅通无阻的交通网,所以来自全国的好东西都可以作为贡品献给皇帝,广东的荔枝千里迢迢送到长安杨贵妃的房间里还是新鲜的。

    因为以上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世纪欧洲和1840年以前的中国,虽然同处农业时代,却呈现出不同的政治秩序的面貌。简单说,中国是合大于分;欧洲在各王国内部是分大于合,在欧洲总体来说,则是只有分没有合。

    因此,如果将欧洲和中国相比,在5世纪到15世纪的1000年中,欧洲地区因为存在着一系列王国,而且在各个王国内部是松散分裂的封建的政治状态,所以欧洲地区是多个政治中心并存;中国地区则因为存在一个大一统的严整的国家机器,只有一个政治中心。

三、封建主义的两种含义

    以上我们说明了中世纪欧洲封建主义的政治状况,显然,这种状况和中国的历代王朝十分不同,但我们现在都用“封建社会”来指称它们,这在事实上造成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乃至混乱,因此我们在这里试图做一厘清。

    在欧洲,从原始氏族解体直到19、20世纪;在中国,从原始氏族解体直到清朝灭亡;这两大段社会历史在以下几方面是相同的: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类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俗观念都是农业文明的,国家机器和官僚统治集团是坐寇性的、或者说是专制性的,广大百姓受到该集团以及依附于该集团的地主阶级们的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压榨。我们可以将这种社会形态称为“传统社会”或“前现代社会”。当我们今天说“中国的三千年封建社会”,实际上就是指这种“传统社会”。我们可以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封建社会”这个概念,但我们必须清楚:这个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是广义的。广义的封建社会=传统社会。如果要这样用,那么古罗马、欧洲中世纪、15、16世纪的欧洲各专制国家,都是广义的封建社会;中国则自夏商周直到清朝都是广义的封建社会。当然,对于这种社会形态,我更愿意用“传统社会”这个词。

    在传统社会里,有着多种具体情况。坐寇性统治集团的规模有大有小,控制的地域有大有小,统治集团内部的组织化程度有高有低;广大百姓受压迫压榨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最严重的是奴隶,其次是隶农,日子好过一点的是自耕农。因此,第一,我更愿意把奴隶制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或特点来看待。在人类历史上,奴隶制是广泛存在的,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发达的雅典有大量奴隶,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占领南美,也大量使用奴隶,号称以民主人权立国的美国也有过人人皆知的南方黑奴制,中国的周朝奴隶也曾广泛存在过,后来到了南北朝,奴隶又大量出现。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上述社会体都是奴隶社会,因为奴隶制只是上述社会体的一个层面。即使在古罗马,奴隶也只是其一个方面,千千万万罗马人之间、以及罗马人和千千万万外省人之间都不是奴隶制的关系;所以我更愿意在总体上说:罗马帝国是农业的、专制的传统社会,但它有个特点,那就是奴隶广泛存在。同样,15世纪的俄国也是农业的、专制的传统社会,但它的特点是,农奴广泛存在。18 世纪的美国算是一个现代社会了,但有个特点:南方盛行奴隶制。

    第二,欧洲中世纪的那种政治状态也是传统社会的一种具体形式。也就是说,各坐寇性统治集团的规模和控制的地域较小,而且统治集团内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松散涣散,这种具体形式可以称作“狭义的封建主义”。这样说来,中国作为“传统社会”的三千年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不是这种“狭义的封建社会”,而是大一统的官僚帝国,只在周朝、春秋战国、南北朝等期间才可算是“狭义的封建社会”。而欧洲在农业文明的传统社会阶段,先是在公元前后至5世纪,经历了罗马帝国的大一统官僚帝国时期;后来在5世纪至15世纪,则经历了狭义的封建主义时代。很多历史学家之所以不认为秦朝以后的古代中国属于封建社会,就是因为它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状态迥然不同,而“封建”的原初含义正是指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状况,“封建”一词的专利属于欧洲中世纪。但是,现在中国人都说古代中国就是封建社会,非要让大家改变称呼也无必要,毕竟一个名词只是一个符号,关键是看这个符号的涵义究竟是什么。所以我觉得还是保留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叫法,但要加上一个“广义的”,以和“狭义的”区别开;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广义的封建社会”和“狭义的封建社会”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上一篇:精英文化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期大众文化的意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