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东巡碑引起的西巡记网(3)

2013-07-18 01:03
导读:。阁院寺之东,是日本人占领时所修的文庙,现在是文物局的办公室。我们冒然闯入一间看起来象是领导人的办公室,向对方讨教关于飞狐道的问题。这人
。阁院寺之东,是日本人占领时所修的文庙,现在是文物局的办公室。我们冒然闯入一间看起来象是领导人的办公室,向对方讨教关于飞狐道的问题。这人是局长助理,告诉了我们飞狐道的路线和沿途村庄名,然而让我们从院内直接去参观阁院寺。
  阁院寺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大有来头。但是我们首先不是去瞻仰文殊殿,而是在最北的藏经楼转了转,忽然发现靠西墙的一排房子前(西禅房),很潦草地立放着三通大碑,就过去看看。原来这三通碑都是日军占领时期日军驻涞源的警备司令小柴俊男大佐的作品,三碑最北的,是纪念三甲村阵亡日军将士的(请参看大禹《原始史料一则》帖);中间的是所谓《长恨歌》,纪念东团堡之战阵亡的日军教导大队官兵;南首一碑,是《重修文庙记》。这三碑都有折断痕迹,现在作为文物保存下来。我们抄录了三甲村一碑,另两碑限于时间,没有抄录。这样的抗战文物,似乎很少见到。
  抄碑的时候,有个人员过来了。他就是涞源文物局的安志敏,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很显然,他对这里的一切十分熟悉,大多数碑銘经幢上的文字都能背诵。抄碑之后,安志敏主动引领我们参观阁院寺的最大宝库——文殊阁。
  阁院寺建造极早,现存的规模布局则成于辽代,其中文殊殿更是保存极好的辽代。此殿始建于辽应历十六年(966),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千年以上的木质结构的建筑之一。文殊殿单檐布瓦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呈正方形,面积484平方米,梁架为“四椽袱对乳袱”,减柱造,斗拱五铺作偷心造。硕大雄浑的斗拱给人深刻印象,安志敏背诵了某位古建筑专家对文殊殿斗拱的评论,我们更是肃然起敬。
  文殊殿在元、明时期修葺过几次,现在殿那梁架上贴钉的修葺题记,分别有元大德、明正德、明嘉靖等年份的记录,都是很珍贵的资料。大殿东西北三面墙壁经修缮时剥离墙泥,出露了辽代壁画,剥离工作没有完成,大概是要留待将来吧。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南壁门窗上保存的五块辽代棂花格板,风格古朴,图案精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安志敏介绍,涞源又号“凉城”,夏天非常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县南的白石山风光秀美,可比张家界;县西北的空中草原是优良草场。他过去是搞的,所以对涞源的情况相当熟悉。
  从阁院寺出来,安志敏带我们参观西关旧民宅。许多清代建筑都面临着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然而无论如何,旧宅子总有一种美丽是无可替代的。
  在涞源县城停留了整整一个上午,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不过,如果不是前方的飞狐道等待着我们,我们应当在这里停留更长时间。
  阁院寺有一口辽代大钟,当地人称为“飞狐大钟”(涞源古代多次名飞狐)。
  清光绪元年的修成的《广昌县志》(广昌即涞源)称广昌十二景有“阁院钟声”,便是指此大钟。县志录教谕纪明陵“咏阁院钟声”诗,曰:
        阁院疏钟起,山城听最真。
        数声清有韵,万籁净无尘。
        梵宇月斜坠,昙花散彩新。
        年年敲不断,谁是梦醒人?
  安志敏介绍,现在的除夕夜转钟时,还要敲打这口辽钟,整个涞源县城,都听得见。

                四  飞狐道

  3月5日上午11点半,我们告别涞源县城,向北踏上著名的飞狐道。
  关于飞狐道,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现代研究者也各有所见,但是未曾亲履,读来隔靴搔痒。以我所知,对飞狐道资料整理最细的是严耕望先生,他在《唐代图考》第二册第四十三篇“太行飞狐诸陉道”里,详细地排比了历代有关飞狐道的论述。可惜严先生没有到过此地,纸上谈兵,不免失之穿凿。
  对于“天下巨险”的飞狐道,我们早已神往。在涞源县打听和研究的结果是,由县城向北,经飞狐道至蔚县城关,全程70公里。宽泛地说,这70公里(140里),就是飞狐道的长度。这和古人的各种说法是吻合的。但是,真正艰险难行的一段,也就是飞狐道得名的一段,是哪里呢?我们同意本地人的说法,是涞源与蔚县接界的黑石岭和蔚县境内的“四十里峪”。四十里峪,是从黑石岭北麓的岔道村算起,到北口村结束,长约40里。从北口到蔚县城关,是30里。从涞源县城到黑石岭北麓的伊家铺,是50里。从伊家铺上山,翻阅黑石岭,到达岔道村,是20里。这样,从涞源到蔚县,全程一共140里。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这140里,我们共用了两个小时多一点。其中,从伊家铺爬上黑石岭再下到岔道,用了将近一小时,走“四十里峪”,用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分配,就显示了道路状况。当然,如果不是积雪太厚,走四十里峪可以节省一半时间。
  现代公路避开了黑石岭,绕行东边的上庄、草沟堡一线,穿山越岭,成为沟通保定地区与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即207国道。60年代以前,蔚县县城曾经从旧蔚州镇迁到西合营,便是为了迁就现代交通的变化。但是古人不能如此不计地绕路,更不能不考虑上山之前与下山之后要尽可能地靠近水源,而飞狐道最直接、最便捷,翻阅黑石岭的艰难,便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了。
  涞源与蔚县间的明清驿铺,指示了古代飞狐道的路线。沿着驿道,现代交通网络也保留了一条沙土山路。我们就是要经此山路,沿途瞻仰古代的飞狐道。
  从涞源向北,经金家井、留家庄、团圆、瓦片、伊家铺,道路从洪积平原进入山谷,到达满眼红褐色的红沙岭。由此上山,偶尔也能遇见运煤的卡车。这些卡车从蔚县运煤到涞源,不走207国道而走危险的飞狐道,大概是要避免交费吧。民生不易,于此可见。
  盘绕上山,很快看见山上积雪不浅。到达一个山头,眺望群山,胸怀壮阔。太行山中绮丽与雄伟的景色,往往并存。比如黑石岭南坡这十多里之间,山巅平展如原,而数百米高的悬崖又把山原切割得峻险无比。对面的山崖看不到底,山谷的深度竟是无法猜测。大雨手挥地图说,怪不得呀,怪不得地图上这一段看着奇怪,原来山顶是如此开阔平坦。回望我们从涞源来此的道路,掩映在群山之间,然而下切的山谷还是十分清晰。
  接下来,我们要爬上黑石岭主峰。山路盘旋往复,却一直在山顶的开阔地带,视野良好,远山明媚。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三九宣化府山川门黑石岭条,说黑石岭“石黑色,势绝险,明嘉靖中始筑城戍守”;卷四十古迹门有黑石岭堡条,说黑石岭堡“在蔚州东南黑石岭上,接广昌县界,明正德三年筑堡,周二百四十步,本朝设把总驻此”。
  黑石岭的黑色山石,因为雪的覆盖,我们没有什么印象。可是说黑石岭上筑有城堡,我们一点也不曾注意。车过黑石岭顶峰时,寒风呼啸,我们没敢在车外多活动,但一路所见,似乎不大可能在山上筑堡。我怀疑这里的“山上”,其实是指山北的岔道村。明清防守飞狐道,所守的是四十里峪的两端,即北口和岔道。岔道得名,便是由北而南,走完四十里峪之后,既可以选择南行越黑石岭,也可以选择东行绕道大宁和曹,走现代207国道,正是道路的分岔口所在,得名岔道。而古代戍守黑石岭,实以此处为最宜。如果筑堡山顶,不仅交通不便,粮米艰难,而且水源也是问题。当然,我们在岔道村没有停留,未曾调查古堡问题。
  黑石岭是桑干河与拒马河的分水岭。从山顶往北,沿着一条干涸的古老河谷下山,很快就到了岔道。从岔道向北,是古人所说的“飞狐谷水”,也就是飞狐峪、四十里峪。这四十里间,山谷急速沉降,而两侧的山峰却峭直挺拔,狭窄而不见间断,用“一线天”来形容,绝不为过。壁立陡峭的山峰,基本在100米以上,山谷的宽度,却在20至60米之间。越下山,河谷就越宽,而两山仍然高耸入云。身处其间,大感震撼。
  山上积雪并不太多,但是山风却把积雪都搬到了山谷之中。道路覆盖着白雪,有的路段,积雪还相当
上一篇:《唐会要》“四夷部”证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