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徽商研究:回眸与前瞻网(8)

2014-05-12 01:13
导读:光.略论明清徽商的“儒道”经营理念[J].孔孟月刊(台北),2004,(5). [72] 李琳琦.徽商的店堂、柜台与广告促销活动[J].孔孟月刊(台),1998,(9).
光.略论明清徽商的“儒道”经营理念 [J].孔孟月刊(台北),2004,(5).
    [72] 李琳琦.徽商的店堂、柜台与广告促销活动[J].孔孟月刊(台),1998,(9).
    [73] 卞利.论明清期徽商的法制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1999,(4);胡宪民.徽商观念之探讨[A].98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吴晓萍、李琳琦.徽商的途程观念[J].,1997,(2).
    [74] 刘伯山.安徽日报,1999-05-13.
    [75] 张民服.徽商与明清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 1991,(5).
    [76] 张海鹏.徽商——酿造徽州文化的“酵母” [A].黄山市编.徽学研究论文集[C].1994.
    [77] 黄成林.徽商与徽州文化[J].人文. 1995,(4).
    [78] 秦效成.徽商与徽州文化[J].中国, 1996,冬之卷.
    [79] 王世华,徽商与长江文化[J].安徽师大学报, 2003,(1).
    [80] 王成则.明清时期徽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 [J].安庆师院学报,1999,(5).周晓光.明清徽商文化的特色[J].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0,(1);桑良志.十大商帮与藏书文化[J].黄山高专学报,2001,(1).
    [81] 李琳琦.明清徽商与儒学[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
    [82] 李琳琦.从谱牒和商业书看明清徽州的商业教育[J],中国文化研究,1998,(3);明清徽州的蒙养教育述论[J].安徽师大学报,2000,(3):明清商业中的教育特色[J].华东师大学报,2003,(1).
    [83] 宗韵.清代徽商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以〈先府君行述〉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师大学报, 2003,(5).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84] 范金民.清代徽州商帮的慈善设施——以江南为中心[J].中国史研究,1999,(4).
    [85] 方利山.仁心济世,德厚风高:在灾害面前的徽商[J].黄山学院学报,2003,(3).
    [86] 卞利.明清时期徽商对灾荒的捐助与赈济[N].光明日报,1998-10-23.
    [87] 周晓光.19世纪50—60年代中国社会的战乱与徽州商帮的衰落[A],94首后国际徽学讨论会文集[C].合肥:黄山书社,1996.
    [88] 王世华.徽商精神与现代[N].安徽日报, 2003-04-11.
    [89] 张海鹏.从扬州到徽州的繁荣看明清徽商的历史作用[A].第六届明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C].合肥:黄山书社,1997.
    [90] 卞孝萱.从〈扬州画舫录〉看清代徽商对文化事业的贡献[J].徽学,2000,
    [91] 韩大成.明代徽商在与商业史上的重要贡献。[J]史学月刊,1988,(4)
上一篇:重估荆公新学——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