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考评:东莞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探索(2)

2014-06-19 01:27
导读:(三)企业 东莞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形态.外来员工近千万。只有发展起来了,整个文化才能真正繁荣。东莞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标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

  (三)企业

  东莞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形态.外来员工近千万。只有发展起来了,整个文化才能真正繁荣。东莞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标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一是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追求的核心。在考评中,注重引导企业塑造企业精神,通过健全文化设施,体现人本关怀,锤炼厂训厂歌,构建文化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重要引擎。二是提高员工素质。要求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组织员工阅读活动,编辑企业内刊,提供获取新信息、新科技的条件.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构筑企业研发和生产的支撑。三是搭建商贸平台。引导企业兴办产业博物馆,展示企业精神信念和价值追求,展示产品文化含量和档次,使之成为产品交易的商贸平台和企业文化的课堂。四是树立企业形象。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招商,以冠名、承办、策划、等形式促进文化建设,在融入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推介企业产品和服务,传播和提升企业文化,树立和塑造企业形象。

  (四)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考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锤炼校训。要求每个学校根据本校特定的追求,锤炼成校训,以此作为学生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培育共同价值、共同信念。二是培育品德。引导建立健全(室)、广播室、网站、学校报刊等校园文化载体,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健康的品格。三是造就爱好。促进文化阵地发挥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艺术修养和气质涵养,培养多方面的课余爱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医院文化

  一是树立医德医风。要求医院具有院训、院徽、院歌。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救死扶伤”的宗旨,围绕人性关怀和人文服务,培育良好的医德、医风。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员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编辑院刊院报。提升医院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丰富文化生活。以各类文体设施为载体,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发动员工广泛参与,满足文化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二、逐级申报确定考评等级

  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分标兵、先进、达标三个档次。东莞按照国家及省上有关文化评估定级的要求和文化新城建设的目标任务,每一档都设置不同的考评标准。同时,确定逐级申报的原则,即初次考评的,只能申报达标档次;达标的,方可申报先进档次;只有先进档次,才能申报标兵档次。

  (一)标兵档次代表未来文化发展方向

  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体现时代要求.在全省乃至全国走在前列,在全市成为标杆,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引导文化发展潮流。比如。2007年.东莞评选出全市惟一一座标兵镇——长安镇,是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村镇。

  (二)先进档次体现现阶段文化发展水平

  文化建设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和要求相适应,在本地、本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三)达标档次达到基本文化发展要求

  文化建设按照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基本完成文化新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三、分段推进各个考评环节

  基层文化建设考评,每两年一次。对各地各单位文化建设进行一次验收。整个考评坚持分步推进,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力争将考评做成对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大推动。

 (一)动员发动

   通过层层召开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创建动员大会、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广泛发动。在动员发动中,努力防止被动应付、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和达到目标重要、考评过程次要的做法,促使各地、各单位把考评工作作为提升本地、本单位文化发展层次的载体和契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好文化经费投入、文化阵地建设、文化艺术创作、文化资源挖掘等各方面工作。

  (二)制定计划

  按照基层文化建设考评方案及其指标体系。经过深入摸底,认真分析各地、各单位文化发展现状,确定考评培养对象.指导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并引导对照创建标准,检查自身工作,找出差距与不足,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进度。同时,分别举办社区(村)、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对象培训班,学习考评方案,借鉴先进做法,交流创建经验,明确发展方向。

  (三)培养指导

  东莞在严格落实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分片跟踪制度、定期进行督查辅导的同时,按照基层联系指导制度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培养对象的指导。一是市文广新局领导按照联系基层镇(街)的分工,确保每个季度下分工的每个镇(街)了解情况和指导工作不少于半天。二是文广新局每个业务科(室)、市直相关文化单位每个星期至少有一天时间下基层指导工作。三是各镇(街)执法分队、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建立与社区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制度.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落实工作。通过有效的基层联系、指导,及时摸清基层发展状况。及时明确基层发展路子,及时解决基层困难,及时推广各种典型。

上一篇: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