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考评:东莞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探索(3)

2014-06-19 01:27
导读:(四)实地考核 市考评领导小组 办公室 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验收的程序一个不减,验收的地方一处不漏,验收的一篇不少。验收的意见一条不虚,验收

  (四)实地考核

  市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验收的程序一个不减,验收的地方一处不漏,验收的一篇不少。验收的意见一条不虚,验收的审批一环不缺”的原则,扎实做好实地检查验收工作,务求考评工作深入开展。对符合要求的镇(街)、社区(村)、企业、学校、医院,在报纸、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各界的监督,确保考评程序公开、透明。在此基础上,上报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最终审定。通过扎实有效的组织验收.真正把考评做成基层建设有效监管、全面考量的标尺。

  (五)挂牌表彰

  文化建设标兵、先进、达标镇(街)、社区(村)、企业、学校、医院,由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年度表彰大会上进行高规格表彰通报和授牌,并由考评办分别组织挂牌仪式。切实抓好挂牌表彰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报纸、专栏,网站、屏幕、横幅标语、工作简报、宣传栏等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开展各类参观学习、交流观摩活动,力促基层文化建设走上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此外。还要建立起动态机制,被命名的文化建设标兵、先进、达标地区和单位,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查验收。

  (六)典型示范

  东莞把基层文化建设的标兵、先进、达标地区和单位,作为各类文化建设的典型.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引领、榜样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典型,广泛推广典型的突破性成效、创新性做法、规律性经验;认真学习典型,组织典型现身说法,进行形象展示,开展考察观摩;不断丰富典型,努力挖掘和捕捉标兵、先进、达标典型新的先进理念、先进举措、先进创造,升华典型作用。总之,通过以典型为标杆和旗帜,把学习典型与争当典型、超越典型结合起来,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经过五年的实施.考评制度不仅使文化建设成为东莞各地、各单位的自觉行为,也使政府对文化建设的管理落到了实处,东莞文化出现了三大可喜的变化。

  (一)文化建设实现了由“口号”向“行动”的成功转变

  文化新城建设目标的确立,经过几年的宣传发动,全市上下文化意识普遍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地各单位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实施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制度。就明确了具体、量化的指标和要求,提供了发展的范本和标准,指明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几年来,共评出6o个标兵,237个先进,258个达标镇(街)、社区(村)、企业、学校、医院,推出了一批涵盖各方面的学习典型。使每一项工作都比有参照、赶有目标,形成了基层文化建设努力有方向、工作有督促、学习有榜样的良好局面。将文化新城建设的各项部署、目标、任务落到了实处。

  (二)文化部门实现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成功转变

  考评的实施,不仅仅使全社会成为了“办文化”的主体,而且为政府“管文化”提供了抓手。过去,政府文化部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办文化上,而本身管文化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履行,处于既越位、错位,又缺位、不到位的状况。基层文化建设考评由市委、市政府定期对地方、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和定级.是对各地、各单位文化建设的全面规划、有力监管、有效调控,将政府职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的文化发展格局。

  (三)文化工作地位实现了由“求人”变为“人求”的成功转变

  过去,仅仅由文化部门来推动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由市委、市政府推行基层文化建设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党政班子年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使文化建设变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单位领导班子的共同责任。考评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主动支持、大力帮助文化部门开展工作,文化工作地位大为提升。

上一篇: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