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1)(2)

2014-09-01 01:08
导读:二、版本和代表物问题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及时、深刻、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竞争的局面,同时也
    二、版本和代表物问题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及时、深刻、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竞争的局面,同时也向国人敲起了警钟,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1900年,沙皇俄国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机,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全境。中俄两国于1902年4月8日在北京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国分三期从我国东三省撤军,每期6个月,18个月内撤完[8](P.40)。1903年4月8日,为俄军第二期撤军的最后期限,俄国不但不肯撤回一兵一卒,反而向清政府提出7项无理要求,实际上是要独吞东北三省,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为唤起国人对东三省前途问题的关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2] 这幅图在时局危急面前,再一次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吞,以唤醒国人。这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时局图》的最早版本(见下图)。
 
在“现势”的说明中对该图有着形象的描述:
图上譬喻的: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俄国;一个是狗,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蛇,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鸟,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这是乙未年中国和日本订约后,他们公议分定的样子[2]。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也许我们已经发现,这幅图与我们在教科书和各类著作中通常所见到的《时局图》有所不同。今天的《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出现了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见下页图)。
 
比较而言,首先,前者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没有反映清政府官员纸醉金迷、耽于酒色的腐朽形象。其次,前图中代表英国的是一条大狗,在后者中已经被改为更加凶猛的虎。另外,前图中山东地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蛇盘曲其中,并有譬喻德国是“一个是蛇,有贪得无厌的样子”的文字说明,而不像后者的模糊不清而造成分歧。
虽然两幅图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我们仍能够从中确定两图有着一定的继承性,后图是在前图的基础上改绘而成的。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一日(1904年2月26 日)《俄事警闻》更名《警钟日报》,在创刊号上发表一幅《听听警钟》的漫画,图上列强正在持刀鸣枪对中国进行劫掠,有人举锤奋力敲着“警钟”,而清统治者却在酣然入睡,另有人或沉迷于大烟,或痴迷于八股科考[9]。这是我们所见最早反映清统治者沉迷腐朽的形象的一幅漫画。如果把该图与《俄事警闻》上的《时局图》相结合,其整体形象就与我们今天所熟见的《时局图》十分接近了。
那么,我们今天所常见的《时局图》又是从何而来,改绘者又是谁呢?
《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有文章对此进行了说明, 指出新的《时局图》是“朱士嘉同志于一九四○年在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的”。文章进一步指出“原件没有注明年月”,通过其所附题词,大致确定该图为1900年以后至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之前期间的作品,并通过其“题词全为广东方言”[10],推知作品的作者应该为广东人,但并不知道姓名(注:《题词》见1954年第1期《近代史资料》《时局图题词》,为便于一般读者理解起见,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46页)根据《近代史资料》的注释,把一些难解的广东方言译成了普通话,现抄录供读者参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争什么野气!使什么思疑!时局分明看一下便知。你看俄国好似一只大黑狼到极地,张牙伸爪以恶为题:踏实山、陕、辽东兼及直隶,满洲、蒙古都系他跨下东西;他一心想着吞高丽,又把眼神插住个齐齐哈尔;若然给他来吞噬,遍地将来被他踏低;他见着人就乱屠,村就乱毁,看当地中国人性命贱过沙坭!
再怕有个法人同他合计,你看他伸开臂膀像一只大田鸡:他占据安南作为根据地,还说暹罗那边都是任他施为,揽住琼州还说要两粤东西;怕他呦声来一吠,那时川、广、云南就惹问题。
故此英国好似一只大虫同他抵制:蟠藏两广誓不输亏,他就全身枕住个长江位;又见胶州入了德国箍围,故此伸尾搭藏威海卫,预备俄人南下他就发起雄威;宁可左眼暂留时半闭,等他饥鹰侧翅插下个面花旗。
还有东洋一个如唇齿,都说同文同种两两相依;那里想到他又光射却台湾去,还有层层光,射影入迷离。
唉!我好笑好嬲还有个只虾仔,他一身咸气重,八字须仔飞飞,枉费你中原如许大地,总系一角落藏,没有作为!看他大睡长眠,犹是未起。他还张开罗网,等你起脚难飞,为的是‘之乎也者’迷住你,为的是‘弓刀大石’等你越练越更顽皮。当官的提住个金钱来做生意,兜肚阴虚实在难于医治;个的财主人家诸事懒理,酒色昏迷乐此不疲。那知到外便还有好多谋住你,立刻时常会起祸机;况今日事已;临头,收手未易;如果中国人再不奋发图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笔者基本同意上述的看法,只是认为该图的成熟时间应该在1904年后。1903年由于俄国占领东三省掀起新一轮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局图》的刊出显然有着揭露列强瓜分中国,反帝救国的意味;到了1904年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俄之间为了争夺中国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2月8日夜,日本联合舰队突袭旅顺港俄军,引发了日俄战争。而此时腐朽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保持中立,使得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瓜分中国的战争。这一系列的事件引发国人不满,促使此时期舆论批判的主体进而转移到清政府身上了。批判政府和唤醒国人成为《警钟日报》的主要任务,《听听警钟》便是这一目的的产物。而新的《时局图》从内涵上来看,则兼具有反帝和反封建两种职能,这说明创作者无论在创作艺术还是在思想觉悟上都已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起码应该在前两图之后产生,并很有可能是以此二者为参照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新的《时局图》由朱士嘉先生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摄制带回后,被大量教材和著作辗转援用,成为常见的版本。但是因其来源不清和注释不明,在对于该图的文字说明上至今仍有不少分歧,尤其是前面所说的有关德国代表物的问题,说法不一。
本文从图画前后承袭的标准来看,认为德国的代表物应该是蛇比较恰当,最起码也应该是动物来代表。从图腾崇拜的角度讲,东西方都有以动物来代表国家的传统,例如中国以龙或龙旗来代表自己;罗马的古徽是母狼,后改为独首鹰,东罗马帝国成立后,又改为双首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德国、美国、意大利往往以独首鹰来代表,南斯拉夫以双首鹰来代表自己;俄国的原始图腾为熊,波斯的国徽为猫,比利时、西班牙、瑞士以狮为徽志,这些动物往往成为自己国家的代表物,用来代表自己,这些在漫画家创作过程中则成为其创作的素材来源。在近代中国虽说也有在绘画中把西方国家比作动物的,如鸦片战争后,林昌彝愤英人侵入城区,目击心伤,绘《射鹰驱狼图》,以“鹰”谐英,用“狼”影射助鹰为虐者,表示对英国侵略者及助英为虐者的仇恨,所著诗话即名《射鹰楼诗话》,文人学士此图“题咏极多”[11],但毕竟没有整体的认识。因此《时局图》的作者必定拥有一定的西方背景知识,从而认为其沿袭自外国新闻纸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新版的《时局图》由于出现较晚,也有可能因德国在之后中国的国际局势中不受重视而被作者略去未画,仅仅有代表英国的老虎“伸尾搭理威海卫”[10]。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