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及时、深刻、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竞争的局面,同时也向国人敲起了警钟,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1900年,沙皇俄国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机,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全境。中俄两国于1902年4月8日在北京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国分三期从我国东三省撤军,每期6个月,18个月内撤完[8](P.40)。1903年4月8日,为俄军第二期撤军的最后期限,俄国不但不肯撤回一兵一卒,反而向清政府提出7项无理要求,实际上是要独吞东北三省,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为唤起国人对东三省前途问题的关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2] 这幅图在时局危急面前,再一次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吞,以唤醒国人。这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时局图》的最早版本(见下图)。
在“现势”的说明中对该图有着形象的描述:
图上譬喻的: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俄国;一个是狗,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蛇,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鸟,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这是乙未年中国和日本订约后,他们公议分定的样子[2]。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也许我们已经发现,这幅图与我们在教科书和各类著作中通常所见到的《时局图》有所不同。今天的《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出现了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见下页图)。
比较而言,首先,前者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没有反映清政府官员纸醉金迷、耽于酒色的腐朽形象。其次,前图中代表英国的是一条大狗,在后者中已经被改为更加凶猛的虎。另外,前图中山东地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蛇盘曲其中,并有譬喻德国是“一个是蛇,有贪得无厌的样子”的文字说明,而不像后者的模糊不清而造成分歧。
虽然两幅图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我们仍能够从中确定两图有着一定的继承性,后图是在前图的基础上改绘而成的。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一日(1904年2月26 日)《俄事警闻》更名《警钟日报》,在创刊号上发表一幅《听听警钟》的漫画,图上列强正在持刀鸣枪对中国进行劫掠,有人举锤奋力敲着“警钟”,而清统治者却在酣然入睡,另有人或沉迷于大烟,或痴迷于八股科考[9]。这是我们所见最早反映清统治者沉迷腐朽的形象的一幅漫画。如果把该图与《俄事警闻》上的《时局图》相结合,其整体形象就与我们今天所熟见的《时局图》十分接近了。
那么,我们今天所常见的《时局图》又是从何而来,改绘者又是谁呢?
《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有文章对此进行了说明, 指出新的《时局图》是“朱士嘉同志于一九四○年在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的”。文章进一步指出“原件没有注明年月”,通过其所附题词,大致确定该图为1900年以后至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之前期间的作品,并通过其“题词全为广东方言”[10],推知作品的作者应该为广东人,但并不知道姓名(注:《题词》见1954年第1期《近代史资料》《时局图题词》,为便于一般读者理解起见,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46页)根据《近代史资料》的注释,把一些难解的广东方言译成了普通话,现抄录供读者参考: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