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1)

2014-09-01 01:08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题】史料与典籍 【关 键 词】《时局图》

【摘 要 题】史料与典籍


【关 键 词】《时局图》/作者/版本/代表物/题词


【正 文】
《时局图》作为近代中国一幅著名的时事漫画,频频出现在教科书和各类著述当中,但对其的认识还存在有诸多的分歧(注:诸如对于图中德国代表物的认识上就存在有“肠代表德国”(参见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1版,第41~42页)、“蛇代表德国”(参见徐学成、王玉芬《〈时局图〉文字说明的一处失误》,《教学研究》1986年第6期,第42页;耿孟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56页)、 “旗代表德国”(参见朱惠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15~16页)和“肠形大蛔虫代表德国”(参见戚其章《〈时局图〉呼唤革命》,《老漫画》(第4辑),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43页)、“突然变粗的虎尾喻德国”(参见雷颐《图中日月长》,《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13日)等多种不同的说法,至今未能归一,本文另有论述。)。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对于《时局图》的作者、版本、代表物及题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以求教于学界。


    一、《时局图》的作者问题


有关《时局图》的作者,一般的说法认为是兴中会会员谢缵泰。谢缵泰(1872—1937),字圣安,号康如,祖籍广东开平,出生于澳洲雪梨埠。1887年谢缵泰随经商的父亲谢日昌到香港,肄业于皇仁书院,1892年与杨衢云等人创办“辅仁文社”,1895年加入兴中会,参加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到香港处理善后。1902年又与洪全福、李纪堂等到广州密谋起义、事泄失败,回到香港参加创办《南华早报》,继续宣传革命。1937年4月1日,病逝于香港,遗着有《中华民国革命秘史》,刊诸《南华早报》(注:参阅杜元载主编:《革命人物志》(八),台北,国民党党史会1973年编辑出版,第340~342页;郭汉民、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八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204~207页。)。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有关谢缵泰绘制《时局图》的最早记载,见于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所著的《革命逸史》一书记载:戊戌6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 以警国人。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pp.41~42)
然而,这一说法除了此一条证据之外,笔者没有找到新的材料加以证明,因此,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1903年,蔡元培主编的上海《俄事警闻》(日报)转载了这幅漫画,其中在图画的“现势”说明中指出“这一张图,叫做《瓜分中国图》。前年有一个人从英国新闻纸上译出来的”,并进一步指出“翻译这一张图的人姓谢,是香港地方印的,五彩鲜明,上海别发洋行寄卖”[2]。
比较以上两种,我更倾向于后者的说法。首先是因为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所著《革命逸史》“写成于一九三九至一九四八年”,而上海《俄事警闻》发表《时局图》的时间则是在1903年,后者在时间上来说,更加接近于《时局图》的原创时间。再者,国民党元老冯自由《革命逸史》虽然声明“所载均属最有根据及最有价值之正史材料”,然而,其所记史料除了“以香港中国日报及著者历年笔记函牍民元临时稽勋局调查表为底本”,其他“就着记忆力所及分别录出”[1](本书大意)。依据这一说法,其所记谢缵泰绘制《时局图》事,应该是凭借作者记忆而得出的。陈年旧事,历时既久,又非亲历,这一条史料的可靠性当然值得推敲了。
综合以上两者的说法,《时局图》在中国国内最先为谢缵泰关注应为无疑。那么,在此之前是否存在一“英国新闻纸”上的版本呢?关于这一点,在没有更新材料的基础上,则须以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局势和各国对于中国的关注来推断。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被迫割地赔款为契机,同时又与这一时期列强在全球范围瓜分殖民地的浪潮相应,各列强几乎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远东来,“中国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头等重要的问题”[3](p.2)。在这一时期,列强在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化,有关“瓜分”中国的议论开始道路相传。笔者通过查阅当时报纸,得到部分戊戌年以前,有关“瓜分”中国的文章如下表: 刊载文章 文章作者 报纸名称 刊载时间
谬议瓜分 译自德报 《知新报》 1897年2月22日
思欲瓜分 录二月初四日《苏报》 《利济学堂报》 1897年3月20日
谋分中国 香港《士蔑西报》 《知新报》 1897年12月4日
论中国不宜瓜分 译《英字华北日报》 《岭学报》 1898年2月10日
议梗瓜分 译自英报 《知新报》 1898年2月21日
法国照会瓜分中国事(附地图) 原生学舍主人译自日本《时事新报》 《知新报》 1898年3月3日
论法国瓜分照会 《循环报》 《集成报》 1898年3月26日
答问:问瓜分实情 海上杞忧生 《格致新报》 1898年4月1日
大局日危 李维格译 《湘报》 1898年4月11日
论瓜分支那(未完) 录《国闻报》 《湘报》 1898年5月4日
论瓜分支那(续前稿) 录《国闻报》 《湘报》 1898年5月5日
瓜分中国策 译《日本时事报》 《亚东时报》 1898年11月15日
通过分析以上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文章多来源自外国报纸,在当时中国所处情境之下,对于中国局势议论“瓜分”之事最多的乃是国外舆论。
国人虽然很早就已感到“国势日蹙”,“外患日逼”,清政府如果不能进一步自强,列强很可能随时“瓜分”中国,但是毕竟中国在当时的事态之中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客体,各列强才是争相抢食中国的主体,因此,与国人的“危亡”意识相比,各列强的“瓜分”意识应当说既是早生的,又是强势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国外各大新闻纸在频繁报道“瓜分”中国传闻的同时,一些针对中国的“瓜分图”也被大量炮制出来。上表中有《知新报》刊登署名为原生学舍主人所翻译《法国照会瓜分中国事》照会,此照会译自日本的《时事新报》,其中附有“中国分割图”[4](pp.566~567)。并有传言日本将与西方列强共谋来瓜分中国,“闻倭人以中国舆图用五色画界,指示西洋各国,拟与各国瓜分;宣言十年之外,必可立见此局”[5](p.5)。可以看到,甲午战后中国国际局势的险恶,“瓜分”的危言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
在这一背景下,有关中国的国外时事漫画作品也开始见诸报端(注:就笔者所见到的有关瓜分中国的宣传漫画已不下五幅,限于篇幅未便列出。在此特感谢王开玺教授在资料收集方面所提供的帮助。)。如德国漫画《沉睡》,画中之人(中国),正被一帮老鼠啃噬而浑然不觉,酣睡不醒。意谓中国被各列强争相抢食而酣然无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漫画《列强瓜分中国》。这幅漫画以象征大清帝国的龙匍匐在地,成为群兽的猎物,周围围攻的群兽中熊为俄国、鹰为德国、狮子为英国、秃鹫为奥地利、公鸡为法国、豹子为日本,在群兽的夹击中拖着长长辫子的中国龙已经奄奄一息。群兽在共同攻击中国的同时,彼此之间也警惕异常,象征英国的狮子和象征俄国的熊显然已经怒目而视、剑拔弩张了[6](p.116)(见下图)。这幅漫画极其形象地描绘出了甲午战后各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态势,可以说这也是一幅英国版的“时局图”,这幅“时局图”更加形象,也更加接近于当时的“瓜分”局面。
 
以上论述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到戊戌时期,有关“瓜分”中国之图应该已经很是盛行。

擅长数学和手工技艺的谢缵泰,在此期间,受到西方飞艇研制成功消息的鼓舞,开始潜心研制飞艇。从1894年(光绪二十年)到1899年,他用了5年的时间, 设计出“中国”号飞艇。设计完成后,他决定献给清政府,以推动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但却遭到冷遇,遂将图纸和说明书寄给英国的飞艇研究家,深受赞赏和敬佩[7](p.450)。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谢缵泰所长和当时所专并非漫画, 有关谢缵泰先生绘制《时局图》之说,应该说是谢缵泰先生在当时流行之瓜分图的基础上修改绘制或者说是翻译,才更为符合历史的真实。谢缵泰这幅漫画最早曾刊于1898年7月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后托好友带到日本、印成彩图,然后交给上海别发洋行发行,因此,才说“翻译这一张图的人姓谢,是香港地方印的,五彩鲜明,上海别发洋行寄卖”[2]。只是时过境迁,没有很好的历史材料来证明具体哪幅图才是《俄事警闻》上所说的英国新闻纸上的“瓜分”图。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