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时局图》在演变过程中,至少有两种版本:一为《俄事警闻》上的版本;一为朱士嘉先生1940年在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的版本,而这两种版本中都附有题词,朱先生《时局图》所附题词在《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时局图题词》中有详细的说明,没有太大疑义,但并不能确定其作者,仅能推断其为广东人。
而较早版本的《时局图》题词最早见于冯自由《革命逸史》,“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p.42) 其后,这首题词诗也被辗转袭用,并有人认为该诗是清末黄遵宪的作品[12](p.35)。同时,有学者认为黄遵宪被罢官后,在厅堂上挂有时人所画的《时局图》。图上,用熊、狗、蛙、鹰等象征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大好河山的觊觎,表现其对时局的关心和对祖国危亡的担心[13](p.106)。也有学者指出:在黄遵宪乡居的“人境庐”壁上挂着请人摩画的“群雄豆剖图”,记录着外国列强如狼似虎般侵吞中国的形象[14](p.188)。在今天广东梅州市有黄遵宪的故居——人境庐,居内一幅《时局图》引人注目。
黄遵宪,字公度,别署“人境庐主人”,1848年4月27 日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历任清政府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戊戌时期,黄遵宪作为维新派成员,积极推行新政。政变失败后,他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其辞职还乡,1905年3月28日在家乡去世,终年58岁。黄遵宪是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一位走在时代前面,对我国近代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的人物。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俄事警闻,第一期[N].西历1903—12—15.
[3] 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 澳门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知新报(一)[N].卷四十五.
[5] 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卷二四[M].1920.
[6] 华少庠、隋舟编著.冲突与融和:图说世界格局中的晚清[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7] 杨长林主编.当代军官百科辞典.解放军出版社,1997.
[8]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M].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9] 警钟日报.第一期[N].西历1904—2—26.
[10] 时局图题词.近代史资料[J].1954(1).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1] 龚书铎、孙燕京.道光间文化论述.福建论坛(文史哲版)[J].1985(6).
[12] 潘国琪、蔡清富选注.近现代爱国诗词选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3] 杨天石.黄遵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4] 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5] (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中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