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1)(3)

2014-09-01 01:08
导读:三、《时局图》及其题词问题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时局图》在演变过程中,至少有两种版本:一为《俄事警闻》上的版本;一为朱士嘉先生1940年在
    三、《时局图》及其题词问题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时局图》在演变过程中,至少有两种版本:一为《俄事警闻》上的版本;一为朱士嘉先生1940年在美国国立档案馆发现的版本,而这两种版本中都附有题词,朱先生《时局图》所附题词在《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1期《时局图题词》中有详细的说明,没有太大疑义,但并不能确定其作者,仅能推断其为广东人。
而较早版本的《时局图》题词最早见于冯自由《革命逸史》,“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p.42) 其后,这首题词诗也被辗转袭用,并有人认为该诗是清末黄遵宪的作品[12](p.35)。同时,有学者认为黄遵宪被罢官后,在厅堂上挂有时人所画的《时局图》。图上,用熊、狗、蛙、鹰等象征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大好河山的觊觎,表现其对时局的关心和对祖国危亡的担心[13](p.106)。也有学者指出:在黄遵宪乡居的“人境庐”壁上挂着请人摩画的“群雄豆剖图”,记录着外国列强如狼似虎般侵吞中国的形象[14](p.188)。在今天广东梅州市有黄遵宪的故居——人境庐,居内一幅《时局图》引人注目。
黄遵宪,字公度,别署“人境庐主人”,1848年4月27 日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历任清政府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戊戌时期,黄遵宪作为维新派成员,积极推行新政。政变失败后,他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其辞职还乡,1905年3月28日在家乡去世,终年58岁。黄遵宪是清末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一位走在时代前面,对我国近代史进程产生过影响的人物。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为了理清黄遵宪与《时局图》及其题词的关系,笔者查阅了相关黄遵宪的文集。然而,在黄遵宪的作品中并没有找到题词的小诗,也没有找到相关黄遵宪与《时局图》关系的直接材料(注:笔者主要查阅了吴振清等编校整理的《黄遵宪集》(上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钱仲联笺注的《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同时,龚书铎先生还在百忙之中帮我询问了中华书局《黄遵宪全集》的编者陈铮先生,并没有发现相关的内容,在此致谢。)。
那么,黄遵宪的居室当中究竟有无悬挂《时局图》?如果有的话,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呢?
笔者认为黄遵宪居室内悬挂《时局图》的说法与其说是事实的考证,不如说是一种推测,而推测的依据是黄遵宪在戊戌后居乡期间的一首诗。
这首诗便是黄遵宪在1899年放归乡里期间所作的《仰天》,他在《仰天》诗中写道:“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筪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闾阖拨云呼。”[15](p.797) 从诗中“壁挂群雄豆剖图”一句,很多人很容易推测出黄遵宪居室悬挂有“时局图”或“群雄豆剖图”,但这并不一定符合历史的事实。
其实,“群雄豆剖图”,也可以指绘有列强瓜分范围的中国地图,即势力范围图。黄遵宪在此前的另一首诗《上岳阳楼》中写道:“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其后,有作者的自注:“近见西人势力范围图,竟将长江上下游及浙江、湖南指入英吉利属内矣。”[15](pp.764—765) 因此,我们知道黄遵宪是亲眼见过所谓“势力范围图”的,这必对他产生一定影响,所述“群雄豆剖图”指作者所见此图也许更加合理。并且,文人写诗多为抒发情意,少有写实,所谓“壁挂群雄豆剖图”,也不一定是确有其事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同时,从情理上来讲,戊戌事发之后,维新派人物或被杀或外逃,黄遵宪被免官辞归故里已是宽大处理,此时正是战战兢兢,正如他当时一首名为《雁》的诗中所写道:“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四面犹张网,孤飞未定居。匆匆还不暇,他莫问何如。”[15](p.798) 在此时此刻他怎么可能还敢把明显有对政府不满的《时局图》悬挂于居室壁上呢?
总之,通过梳理黄遵宪与《时局图》及其题词的关系,认为黄遵宪并非《时局图》题词的作者,戊戌政变后居乡期间的黄遵宪是否把所谓《时局图》悬挂于其居室壁上,时过境迁,无人亲眼见过,又没有新史料的情况下,姑且存疑为好。
综上所述,《时局图》是在国家面临瓜分的情境之下,谢缵泰先生参照西方的“瓜分图”修改或翻译而成,之后又经人加工改绘,成为今天我们所常见的版本,这一版本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意味。有关《时局图》版本的演变过程和《时局图》题词的作者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俄事警闻,第一期[N].西历1903—12—15.
[3] 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 澳门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知新报(一)[N].卷四十五.
[5] 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卷二四[M].1920.
[6] 华少庠、隋舟编著.冲突与融和:图说世界格局中的晚清[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7] 杨长林主编.当代军官百科辞典.解放军出版社,1997.
[8]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M].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9] 警钟日报.第一期[N].西历1904—2—26.
[10] 时局图题词.近代史资料[J].1954(1).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1] 龚书铎、孙燕京.道光间文化论述.福建论坛(文史哲版)[J].1985(6).
[12] 潘国琪、蔡清富选注.近现代爱国诗词选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3] 杨天石.黄遵宪[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4] 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5] (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中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之回眸(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