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杭州新人文精神与创建“生活品质之城”(1)

2014-11-26 02:12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杭州新人文精神与创建“生活品质之城”(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杭州新人文精神既准确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人文特色,又
[摘要]杭州新人文精神既准确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人文特色,又体现了杭州未来发展的要求。它反映了杭州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又展现了新世纪杭州人追求的人生境界、时代精神和创业风范。创建“生活品质之城”是杭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是杭州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它渗透的是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理念。新人文精神与“生活品质之城”是一脉相通、相互促进和相互型塑的关系。
  [关键词]杭州;新人文精神;生活品质
  
  2007年2月,中共杭州市委召开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而不懈奋斗”的主题。随后,杭州市委明确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战略目标。杭州市创建“生活品质之城”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为支撑,以“和谐创业”为根本途径,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互为支撑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生活品质的提高与新人文精神的提升,都是杭州社会文明进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当代世界发展的主导趋势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杭州新人文精神的内涵及特征
  
  2002年2月,中共杭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要构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人文精神,并把这一新人文精神提升到“立市之魂、文化之本、文明核心”的高度,并结合杭州现代化发展特征给予了充分的认识和倡导,这是具有长远战略的发展意义的。要充分地认识和倡导杭州新人文精神,首先应全面深刻地理解新人文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大学排名
  
  (一)“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人们的思维、情趣、人格、理想、信仰和价值观等之中。所谓“人文精神”,是以人的文化存在为基础,把人作为“完整的人”来关注与尊重,并以人的价值和能力的充分实现为宗旨,关注人的尊严和人格完善,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它要求合理、恰当地把握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人文精神主要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蕴涵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等的总和。可以说,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在民族精神之中,而且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是人们热爱和追求真理、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体现。所以,人文精神不仅成为决定个人素质和成就的核心要素,而且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强调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杭州人要继承历史文化中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弘扬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在大气中求精致、在开放中求和谐的新人文精神理念。它的提出既注重保持杭州特有的风格、品位、环境,又努力拓展杭州发展空间,是在城市建设上具有大思路、大手笔的体现。
  “精致和谐”是对杭州城市文化象征的刻画,它既是对杭州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特征的把握,又是对杭州经济发展、城市布局和建设、产业结构特征的把握。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受西湖文化和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杭州人喜欢悠闲的生活方式,爱好文化艺术、崇尚自然、追求风雅、寻求情趣。其次,在企业生产上,杭州人力求产品的精美、工艺上的细致,明确提出确立一流的目标,争创一流的水平,打造一流的精品。再次,在思维号情感方式上,杭州人选择人生大事时,往往以西湖为中心,有纪律、有秩序、安分守己;杭州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自信、精明、明辨是非、有正义感。再次,在经济发展方面,杭州的经济在各个方面能全面均衡地发展,并形成齐头并进、和谐发展的局面;在城市布局与建设方面,由于杭州各个区域主体意识比较强,且在构筑网络化、组团式都市结构中,杭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形成了城市优势互补的网络状的多主体联合机制关系。最后,在杭州经济文化与都市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产业之间彼此平等、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形成相互之间主动关联的网状组织。这些都是“精致和谐”的杭州新人文精神的表征。当然,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也存在消极面,如在文化心态上小家碧玉、保守封闭;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上容易形成小而精、小而全,而缺乏出大手笔、干大事业的胸襟和气魄,在市场开放、企业竞争、行政管理和城市间的交流合作上容易排斥外来思想文化形成害怕震荡、封闭保守的心态。所以杭州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对精致和谐的人文特色,需要承接,更需要发展与突破创新,既要精致和谐,又要大气开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大气开放”则是对杭州人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精神、创业精神和创业风范的提升,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对杭州人民包括杭州市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它力求视野上的开阔、胸怀上的宽广、气魄上的宏大、思路上的高起点、工作上的大手笔,做到想干大事、敢干大事、干成大事。同时,“大气开放”要求要有平和、务实、开放、兼容的心态,并具有开明处世、开拓进取、开放发展和注重把不同类型、特点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引领生活潮流和时尚的大气与开放。
  可见,精致和谐与大气开放两者是辩证统一,互为补充,从而形成统一整体。精致是大气的精致,是在开阔视野、宽广胸怀、宏大气魄中追求精致。和谐是开放开拓中的和谐、丰富多样的和谐、变化发展的和谐。同样,大气体现精致的大气,追求高品质、高档次、高内涵和高素养的大气。开放体现和谐的开放,追求协调有序,和合均衡、稳定统一的开放。应该说,“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新人文精神是一种体现杭州现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明,它蕴涵着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协调性以及人们行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一种综合型的人文理念。
  
  (二)“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人文精神特征
  1 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积极融合
  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前提,人文精神只有建立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才是真实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为科学精神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能够表达杭州城市整体精神的新人文精神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一体,较好地协调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人文精神体现在杭州的发展中,就是强调杭州人既有保持优良传统的价值观念、人文性格和人文精神等心理倾向,又要依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和塑造更高的人文素养。杭州人具有的这种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杭州产业发展中注重了科技文化产品投入的质量,注重了产品的档次、注重了科学管理,同时在工作中杭州人立足于科技文化发展前沿,刻苦钻研、精心创作,并且在城市建设中既做到讲风格品位和环境优美,又依靠了科学技术,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形成了多功能、开放型的杭州城市格局。杭州将科学的、朴实的价值观与文化的、生态的价值观相结合,把世界性的科学文化价值观深入地渗透到当地的人文基质中,从而提升了城市的人文品味,塑造了城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品格,造就了具有新的人文素养的现代市民。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实现了历史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有机整合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反映了杭州的历史积淀,体现了杭州的现在存在,更表达了杭州面向未来的追求。
  杭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这种历史传统文化,不仅推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赋予了这座名城以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杭州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形成了杭州人的人文精神之基调。作为良渚文化象征的玉琮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精致性、象征性和艺术性,以及从中传达出来的天人合一、天地一体、居中致和的深刻思想,俨然已为杭州人种下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这种人文精神的基因。在传统吴越文化中,吴越国从“保境安民”到“纳土归宋”的基本国策,追求的就是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并在保境和自安的政治前提下,它展现了积极有为的自强精神和守土济民的亲民精神,注重与人为善的宗教精神,这些人文性格也是杭州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和支持因素之一。南宋时期杭州人文性格是一个多元化的复合结构,它不仅保持了吴越的人文性征,而且还发展了高雅精致的唯美精神、善进取、急图利的商业精神、忠愤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重视生活的世俗精神,宋文化积淀的这一历史人文特质对杭州人文精神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当然,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是采取“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扬弃态度,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这就是要“在大气中求精致,在开放中重和谐,努力追求既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又胸怀大局、放眼世界;既刻苦钻研、精雕细刻,又高瞻远瞩、立足前沿;既注重保持社会的团结、稳定、有序,又提倡竞争、创新、开拓;既注重保持城市特有的风格、品位、环境,又努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城市建设上出大思路、大手笔”。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刘妙桃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价值(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