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清真寺文化浅论(1)网(3)

2014-12-23 01:44
导读:一般而言,经堂教育的大学课本中有十三读本,是各地经堂教学中必读的。俗称“十三本经”。分别为: 1、《连五本》;2、《遭五.米素巴哈》;3、《
一般而言,经堂教育的大学课本中有十三读本,是各地经堂教学中必读的。俗称“十三本经”。分别为:
1、《连五本》;2、《遭五.米素巴哈》;3、《满俩》;4、《白亚尼》:5、《凯俩日》;6、《韦噶业》;7、《呼托布》;8、《古力斯坦》;9、《艾尔白欧》;10、《米尔萨德》;11、《艾筛尔图.来麦尔特》;12、《亥瓦伊.米那哈基》;13、《古兰经》经注。

经堂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于经堂教育的后期。在陕西,经堂课程设阿语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教法学、理学、认主学。前三门属语言课程,后三门属宗教课程。

至于经文小学,并无沿革的课程设置。

胡登洲创立经堂教育之后,培养了大批经师,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将经堂教育制度进一步加以发展完善,到了清朝,他的再传弟子们活跃于东西南北各地,并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不同学派,其中最具特点的是;

1.陕西派,也称“陕学”,以陕西为中心而著称。系胡登洲倡兴,中经冯、海二先生,兰州马、摆阿匐等几代至周老爷时发扬光大而奠定了坚实基础的一个经学学派。其经学风格是阿拉伯语和认主学的课程。讲授方法精而专,往往一位阿匐只专一门。有以二十年功夫讲授一本经典的,经堂学生如欲兼学另一部经典,则需另投一位经师。西北、河南、安徽多属此派。

2.山东派,中心在山东省济宁。系由胡登洲的四传弟子常志美、李延龄倡导的一个经学学派,其经学风格是博而熟。即阿拉伯语、波斯语兼学并重。

此外,还有云南派等。

早期经堂教育突出成就是:人材辈出,群星灿烂。在《经学系传谱》一书中赵灿评价“吾清定鼎以来,学者之多,人才之盛,宛如列星。”最具代表性的经师有:

胡登洲,经堂教育的倡导者,被尊称“大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常志美,字蕴华,11岁进寺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教经典。学成后在济宁设帐于顺河清真寺。为经堂教育山东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马联元,云南新兴人,经学世家。幼随父念经,兼学国文。后随舅父赴麦加。并游学土耳其、伊拉克,学习《古兰经》读法等课程。回国后广招生徒,提倡中阿并授。经堂教育的历史阶段

(一)形成阶段

明朝中叶,胡登洲首先在陕西西安开始招收若干弟子于家中,传授伊斯兰教知识,后移至清真寺办学。这时只是经营教育的初期和雏型,仍没有大规模地形成一种制度。

经堂教育首先在陕西兴起,这绝非偶然。陕西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十四朝古都。同时,这里是伊斯兰教传人最早的地方。也是穆斯林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陕西为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最快、最兴盛的地区。

(二)发展阶段

在胡登洲的培养和教育下,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人才辈出,纷纷设帐讲学。从而为中国实施经堂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经堂教育逐渐发展成一种伊斯兰教育制度。此阶段寺院经堂教育已遍布全国不少地方。在山东、云南、东南沿海等地也有较大规模的经堂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陕西派、山东派、云南派等。出现了象冯先生、海先生、常志美等一大批著名经师。

(三)繁荣阶段

这个时期的经堂教育,各地已逐步形成各自的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是云南派和金陵派中刘智、马注等人,翻译了大量典籍和经堂教材。

在云南,以马复初、马联元为代表的云南派,他们从国外游学而归,设帐开学,著书译作,翻译题材涉及广泛。由宗教哲学、宗教典制扩大到天文历法、地理等方面。并开始《古兰经》的汉译。马复初所译《宝命真经直解》是中国首部汉泽《古兰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正如著名学者张秉择说:“也正是在这种教育制度下,造就了一批批著名伊斯兰学者……这也是经堂教育的成果之一。”经堂教育的特点和历史贡献

经堂教育的特点

中国伊期兰经堂教育历尽沧桑,对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直到今天还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经堂教育不仅具有正确的办学方针,同时,是因为中国经堂教育长期摸索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特色:

共6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论文学的形象本质(1)网 下一篇:没有了